自来到科协工作,悠悠十五载,风雨兼程,与科协一道同甘苦,共患难,终于迎来科普的春天。一路走来,感觉科协就像一盏灯,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带来光明,更带来希望。
曾记得,当时科协只有两、三个人,一间办公室、两张桌子、两把椅子、一辆将近报废的万山牌面包车,寥寥无几的经费。简单的工作条件,并没有难倒我们朴实的科协人。通过开源节流,把钢用在刀刃上,我们科协先后更新了办公桌椅,添置了现代化办公必备的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并更换了交通工具,使科协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如今的科协机关共8人(包括1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拥有5间办公室,5台电脑,1台打印机,1辆奇瑞牌科普宣传车,科普经费达到了人均0.3元。
舒适宽敞的工作环境,让我们倍感幸福,倍感温暖。感慨之余,就得用实际行动去回馈这个集体,努力将科协的事业一点一点由小做大、由弱变强。科协一班人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块儿使,从完善基层科协组织开始,在全区6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建立科协,由分管农业或经济工作的领导兼任科协主席;同时在15个社区、条件较好的村居建立科普协会,明确专人负责。这样基本形成了区乡村三级科普网,保证了基层科协工作有人抓。如今,乡镇有科协,农村有科普基地,有农技协会,有科技示范户,有致富带头人;街道有科协,社区有科普协会,有科普志愿者队伍,下设服务小组。科普活动月月有安排,季季有亮点,年年出新招。可以说,科协工作已在全区遍地开花。我们工作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有干劲。
当前,实现科普工作大发展、推动科协工作大跨越的东风正劲,我们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了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的工作力度。积极开展了科技宣传、技术培训、示范推广、送科技下乡等服务活动,狠抓了科普基地、农技协会、科普示范乡村的建设,及时把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和农民的手中,把抛弃小农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逐步注入到群众心中。扎实推进科教进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打造了千米科普画廊、科普示范体系创建、社区科普角等精品工程,积极开展了科普志愿者义务奉献、科普大讲堂、科普进社区进楼院进家庭、科普知识巡回展等精品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科学素质,开创我区社区科普工作的新局面。在科普工作的开展中,注重发挥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与相关部门主动联系、共同合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科普示范创建战鼓催人奋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全民参与提供行动指南,科技下乡活动让广大科技人员在科技的舞台上竞相展翅,万名农民大培训让广大农民在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全国科普日活动成为广大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科技活动周使科普活动深入到城区农村的千家万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展示聪明才智的平台,“夕阳红”健身秧歌科普服务队成为我区群众自发参与科普的最亮丽的名片。在科协工作,让我们精神振奋、大有可为。
通过辛勤劳动、扎实工作,科协面貌焕发勃勃生机,业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科普工作队伍逐年发展壮大,科普宣传设备配置基本到位,科协的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几年来,先后有中国科协、河北省科协、山东省科协、湖南省科协等各级领导来我区就科普工作进行考察交流,市科协领导、区主管领导每年多次到科协进行调研、指导。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区科协连年被评为全市科协系统先进单位,先后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振兴唐山立功竞赛集体二等功”,被河北省科协评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并于2006年被中央文明办、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教进社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我们建立的开平区农产品协会被列为2009年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饱含着科协领导的心血,凝聚着科协全体工作者的汗水。没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集体,就没有科协的今天。无论是在1998年南方抗洪抢险、2002年抗击非典战役、2008年迎奥运安全保卫,还是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款行动以及在创建文明城活动中,科协一班人总是冲锋在前、克服小家为大家,尽管人员少,而且女同志居多,照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名共产党员的忠贞与赤诚,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巾帼不让须眉的有力诗篇,同时也激励感召着机关年轻的一代更加奋发图强,有为上进。
科协就是一盏灯,相信在它的照亮指引下,脚下的路将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