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红的辣椒将要成熟的时候,丰南区唐坊镇翟家庄村农民薄福永发现一亩多椒田普遍发生腐烂现象,赶紧回到家里,打开电脑,戴上耳麦,登陆QQ聊天系统,点击好友栏里的“科普咨询”头像,询问区科普惠农中心“坐诊”专家。
那天是区农业专家服务团成员、区农牧局高级农艺师冯贺敬值班。
【农民薄福永:专家,你好。】
【农艺师冯贺敬:你好。】
【薄福永:我种的辣椒普遍有黑斑。】
【冯贺敬:这是炭疽病,炭疽病本身与种植密度过大有关。你把弱小辣椒、病椒去去。】
【薄福永:您能不能来一趟,给看看?】
【冯贺敬:好,我们明天就去。】
第二天,冯专家坐上区科协的“河北科普”专车,很快来到薄福永的辣椒地里,做了详细的诊断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指出,辣椒种植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养料供给不足,就会出现腐烂。办法是去除病果,适当增施肥料。最根本是来年适当降低种植密度。
这是唐山电视台《直播50分》报道的丰南区科普惠农中心组织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坐诊、会诊、巡诊”活动的一段画面。
近年来,丰南区科协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努力探索科普工作新途径,大胆创新科普服务手段。在农村科普工作中,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全区先后开展了“十万农民大培训”、“科技帮扶‘手拉手’”、“科技‘联帮扶’”等活动。为了使各项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使农民真正受益,区科协在各级、各部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50人的区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建设了区科普惠农中心,建立了区农业科技远程教育网络服务中心,依托一个服务团、两个“中心”,在唐山市首创了利用互连网等现代化传媒开展专家在线“坐诊、巡诊、会诊”等一系列科普惠农服务新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广大农民群众欢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可定。专家“坐诊、巡诊、会诊”活动也引起了各级媒体广泛关注,争相对活动情况进行宣传和报道。
2009年,丰南区科协筹资50万元建成了区科普惠农中心建成。中心占地560平米,设立了科普网站室、科普图书室、专家“坐诊”室、标本室、多媒体培训教室、青少年活动室、会议室、办公室等科室。中心现有在册科普志愿服务人员137名。其中,在职农业专家50名、老科技工作者70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17名。“中心”建立以来,先后与区内种养大户结成“一帮一”对子200多个,指导建立各级各类农村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50多个,举办各类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30多次,培训镇、村农业技术员120多人次,农民1000多人次,接受农民农业咨询1500多人次。
2010年,为创新科普惠农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区农业专家服务团的人才优势和现代网络传媒直观、快捷的优势,区科协联合区委组织部、农牧局、林业局、联通公司等单位在区科普惠农中心“专家坐诊室”的基础上,投资15万元,新上10兆宽光纤一条、开通专家咨询服务电话6部和网络在线语音视频服务系统4个,建立了区农业科技远程教育网络服务中心。在区专家服务团中筛选了20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农业专家,组建了农业科技远程教育网络服务中心专家服务队,并将每名专家的姓名、职称、技术专长、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通过媒体、展牌等进行公布。每周一中心安排农业、畜牧、水产、林业等方面的4名专家到网络服务中心“坐诊”,接受群众电话和语音视频咨询,解答农民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每周二,中心根据周一“坐诊”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对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对重大问题和共性问题,由专家向本单位主管领导进行反馈,交由业务部门及时解决;对个性技术难题和苗头性病害、虫害灾情,由“中心”组织专家下乡“巡诊”,及时进行处置;如果“坐诊”中没有特殊技术问题,中心将按农时季节组织专家下乡进行巡回技术指导,举办实用技术讲座。周三至周五由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值班“接诊”,记录“接诊”信息并向专家反馈。
网络服务中心语音视频服务系统开通以来,已累计为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社、农技协、种养大户、农业科技示范户提供点对点、面对面式网络在线服务170多次,为群众解决技术难题120多个。通过开展专家“坐诊、会诊、巡诊”活动辐射带动3000余普通农户走上依靠科技致富,直接促进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