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于谋。如今,古冶区农民不再“孤军奋战”,由区科协组织的专家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以各种方式打通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农技与农民实现了零距离接触。
4月下旬的一天,在卑家店乡河南庄村举办的古冶区特色种植高产高效培训会上,全国科普带头人郝臣正在为村民讲解润太一号柱状苹果的相关知识。村民彭秀花听得津津有味,她说以前就是发愁找不到新品种,通过这次培训很受启发,回去一定试种,争取有个好收成。
今年55岁的郝臣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通过自学和多年实践,逐步成长为农业技术员、高级农艺师,成为了农业科技增收的引领者。他先后成立了蔬菜协会,创建了食用菌基地等农业生产互助组织,2007年成立了富民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数百名农户走上科技种植的致富路,2010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带头人。
郝臣为农民讲解柱状苹果的生长特点
在范各庄镇英友牧场,一间间整齐干净的牛棚内,大大小小100多头奶牛正悠闲地吃着饲料。这就是省级科普带头人刘长英开办的托牛所。
三鹿事件发生后,刘长英看到广大养殖户卖奶难、生鲜奶滞销的情况,当即决定在刚承包的400亩地上建起了英友牧场。为了使奶农们打消顾虑,牧场实行六统一分的管理模式,即统一挤奶、统一防疫、统一消毒、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统一配种,分户饲养。
村民毛翠红说,目前她有27头牛在这里寄养,因牧场实行六统一分,场地宽敞,定期检疫,牛在这里不爱得病,交奶也省事,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呀。
科普志愿者在集市上发放科普资料
据古冶区科协主席袁东介绍,像郝臣、刘长英这样的科普带头人目前全区有13名,此外还有科普示范基地6个。袁冬说,今年以来,区科协以转方式、调结构,力促发展质量和速度双提升为中心,发挥科协系统科技人才多的优势,积极组织科技专家和科普带头人,深入田间地头,以上门服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先后组织实用技术专家讲座20多场次。他们还与区人社局、财政局联合举办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班,在对范各庄镇周庄子和北安两个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帮扶工作之一,打造“一村一品”劳务输出品牌,为两村的65名青年免费开办了“井下支护工”技能培训班,并免费为学员发放了相关教材,保障学员尽快提高自身的技能素质和本领,提高了青年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
袁东表示,今后一个时期,他们将以市科协八届四次全委会确定的全年工作目标为努力方向,继续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以联帮扶科技活动为抓手,建立农技推广长效机制,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努力使全区农业科技入户率、规模化种植率、标准化生产率得到大幅提高,真正实现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到户。
(编辑:凌鹏程)
受益农民接受采访
袁东主席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