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开平区科协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性开展科普服务工作,为服务全区经济快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 组建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联帮扶活动
与区教育局、区农林畜牧水产局、卫生局在全区范围内筛选了30名农林、畜牧、卫生、教育等专业,政治素质高、热爱农村、有一技之长、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开平区科技专家服务团,围绕产业化发展方向,从培育支柱产业、新技术推广对科技需求的实际出发,从切实解决科技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入手,制定了“联帮扶”活动的方案,并确定了栗园镇、双桥镇、开平镇3个乡镇、茅草营、大佛头、夏庄、任信屯等20个村,500名农户作为帮扶对象,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将科技专家与帮扶对象结成帮扶对子,签订帮扶协议,挂牌公布专家照片、联系电话。以电话咨询和上门服务、集中培训等形式,组织科技人员给予对口专业技术指导,对农民面对面手把手进行培训,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地、技术要领到人,实现农业技术与农民实践的“无缝对接”。方便了农户第一时间解决棘手的农业难题,逐步形成了科技专家联系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科普惠农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服务农村、服务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一年来,共对口技术指导17次,提供科技咨询30次,解决技术难题18个,发放农业、医疗健康等宣传材料近万份。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切实发挥了服务团专家人才的优势。
二、 大力培养乡土科技人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充分挖掘基层科技典型,培养一批“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综合性乡土人才队伍,成为全区的科技带头人。他们当中,有鼎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爱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从国外引进新品种“脆王”甜玉米品种在国内成功试种并大面积推广“一年两茬”,真正实现了“农企双赢”;有思萌园艺协会会长吴振强,带动农户参与花卉种植,促进了花卉标准化发展;有中草药种植产业的引路人王存先,作为唐山市开平区洼里镇绿盈中药种植合作社的法人,带领农户种植200多亩防风和黄芪共同致富。有大学生村官张伟,作为洼里镇娄子庄村党支部副书记,自参加工作5年以来,她始终明白立足实际,通过科学普及带动百姓走致富之路。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她首先自己学习农民合作组织的章程,和一些相关要求,帮助致富带头人成立了洼里镇多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40多户。洼里镇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几年来,她始终坚持新品种推广,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参观、调研查阅大量资料、市场调查,最终通过两年的对比试验,成功的为村民选取了高产、抗病、抗倒伏的新玉米品种。有社区科普志愿者王克俭、甘秀荣,他们老两口组建了一个近百人的科普健身秧歌队,并制作流动小黑板每天书写一条科普知识带领近百人的秧歌队学习,大家既锻炼了身体,又收获了科普知识,利用社区的闲置黑板开办科普专栏;几年如一日的不间断的为群众带来了健康和快乐,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了科普志愿者服务队行列,一股热爱科普、学习科普、宣传科普的良好时尚在社区蔚然成风。还有年过八旬的小报使者宋文良,离退休后的他编辑了科普小报,并命名为《养生保健》,他把各种报刊上简单易学的健身秘诀,一块块分门别类的贴在纸上,并设计了“身边医学”“自我保健”“验方集锦”等几个小栏目,将这些养身保健的应用知识汇编在一起,使简单的科普小报生机勃勃。并把小报自费复印多份送给社区居民,使更多的居民学习到了保健知识,拥有了健康,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小报265期。这样的人才还很多,他们都发挥着余热。
三、 评选科普带头人
开展了“十大科普带头人”评选工作。为了树立“人才是‘科技兴区’不可缺少的第一资源”的概念,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引导走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发展之路,让科技人才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发挥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我区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并通过调查摸底、层层推荐在全区评选出了10名优秀的科普工作者,授予“开平区十大科普带头人”,的称号。并与广播电视台联合录制了10期专题片,利用有线电视宣传每位带头人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以此鼓励广大专兼职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普实业,营造积极上进的良好科普氛围,为建设生态经济强区、现代文明新城、和谐幸福家园奉献智慧和力量。
2014年,开平区科协一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我区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宣传各类优秀人才的先进世界和突出贡献,不断优化人才环境,为科技人才在经济建设中展才华、施才干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是建立有效的人才运行机制。按行业组建“专家咨询服务团”,吸纳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重点面向农业解决最实际的科技问题,为科技人才提供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平台。支持各行业组建协会、学会并积极组织本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实现科技人才“资源共享”。
三是优化人才“引”“培”“推”机制,继续搞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依托科普惠农中心,引导和支持基层科技工作者通过各种渠道提供科技咨询、典型示范、信息服务和推广新技术,培养造就一大批扎根基层、素质优良的农技协带头人。积极创建青少年科技教育精品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指导青少年开展探究式学习,选拔培养优秀青少年后备人才,为全区科技和经济建设架起科技人才的“绿色通道”。
(编辑:凌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