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科普展新颜
近年来,唐山市科协将社区科普工作作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探索多种形式,创新工作思路,在科普画廊建设、科普大学创办、科普文艺创演以及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绚丽多姿的科普画廊
截止目前,唐山市各级科协组织根据不同街道、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建成高标准科普画廊200多个,小型多样的科普角3000多个。在城区中心广场和主要街道旁,有不锈钢材质、配备照明设施的高标准画廊和电子翻版科普展牌,而在居民小区,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建成的科普角比比皆是,楼体、墙壁、护栏都成为科普画廊的主阵地。地处燕山脚下的迁西县科协,于2005年投资兴建了一座总长度为200米的科普长廊,蔚为壮观,共挂有164幅科普展牌。展牌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节能环保、灾害预防、饮食保健、心理卫生等科学常识,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每天吸引许多居民驻足观看,人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与科学亲密接触,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
方兴未艾的科普大学
社区科普大学是唐山市科协的又一个创举。为了满足社区群众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圆大学梦的愿望,自2002年在路北区山西南里社区创办第一所科普大学算起,至今已发展到50多所,共涉及医护、保健、园艺、表演、摄影、写作、计算机等几十个专业,在校学员一万余名。这些学校坚持“八有”标准,即有校牌、有组织、有教师、有教材、有教室、有档案、有教学计划、有经常性的培训活动。社区科普大学在教学中坚持了因人施教、科技为主和深入浅出的原则。丰南区科协与老干部局联合创办的三所社区科普大学学制为一年,每月组织教学3次,每次授课2小时,尽量满足各阶层人群的需要。目前,三所大学拥有学员200余名,专兼职教师6名。区科协每年投资2万多元,用于科普大学教材编印。
科普大学的创立,实现了社区科普工作的群众化、经常化、社会化,营造了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异彩纷呈的科普文艺
近年来,唐山市科协一直把科普文艺宣传做为社区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全市各个社区组建了近百支科普艺术团或小分队,组织文艺骨干以保护环境、健康卫生、生态文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为主题,创作排演了几百个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文艺节目。市科协通过每年举办的全市科普文艺调演,树立样板,推出精品,相互交流,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科普文艺宣传工作健康发展。机场路社区大妈们自编自演的表演唱《找回菜篮子》,以幽默诙谐的唐山皮影调述说了长期使用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并身体力行找回尘封多年的竹制菜篮子,从而揭示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主题。该节目曾于2006年在全国“科教进社区”活动现场会上演出,受到各级领导和与会人员好评。
意气风发的科普志愿者
在唐山市的社区科普工作中,活跃着一支由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科普志愿者队伍,他们中有离退休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及在校中小学生,目前已达4000多人。他们怀着对科普工作的满腔热情,不计报酬、不讲代价,积极参与科协组织的各项活动,带头抵制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
年近80的王克俭甘秀荣夫妇是开平区西新苑社区的科普志愿者,退休前分别是广播电视局干部和小学教师。在2003年抗击非典战役中,王克俭夫妇积极协助社区消毒打药、发放消毒液,负责社区内10栋楼的防非宣传和协查工作。他们还利用社区黑板报开办了科普专栏,把搜集到的诸如健康保健、饮食卫生、疾病防治、灾害预防、计划生育等科普知识一期一期书写在上面。冬去春来,风雨无阻,到目前共办板报超过百期,书写10多万字,光粉笔就用了20几盒。在他们的带动下,西新苑社区共有10栋楼被评为科普示范楼,有40户家庭被评为科普示范家庭。
此外,唐山市科协还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展教培训功能,以高科技含量的展品和优美的展示环境,吸引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参观,使公众在赏心悦目的活动中感受体验科学的神奇和魅力,有力地配合了社区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