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收获土豆的季节,在丰南区稻地镇胡庄村科普示范基地,正在地里忙碌的薛秀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多亏了区科协推广的‘荷兰十七’脱毒土豆,亩产足有3000公斤,比过去种植的品种多收1000多公斤,每亩能多收入上千元!”
近年来,丰南区科协以“引、培、推”为重点,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积极推进科普惠农工程,及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胡庄村为沙质土壤,土地瘠薄。过去,当地农民一直以上茬小麦、下茬玉米的单一种植结构为主,亩纯收入仅几百元。自2000年以来,这村创新种植结构,探索出菜、粮、菜三茬套种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模式。即,上茬地膜土豆套种玉米,土豆收获后种植山东大叶香菜或菠菜,使一亩地产出几亩地的效益。但由于种薯来源渠道复杂多样,农民自购种薯大都是商品薯,品种退化严重,致使土豆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对优质种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007年,丰南区科协经过多次考察,从内蒙古牙克石育种基地引进了费乌瑞它马铃薯,在该村建立起科普示范基地。费乌瑞它马铃薯,俗称“荷兰十七”,具有早熟、抗病、优质、高产等特性,表皮光滑,块茎大而整齐,淀粉含量高,口感佳,营养丰富。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区科协及时指导胡庄村成立了科技服务协会,打破了原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各自为阵、踩价压价、独闯市场的局面,实现了统一购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经营成本,“荷兰十七”土豆试种取得成功,亩纯收入增加30%以上。
为了使更多的农民受益,区科协在胡庄召开了现场观摩会,新品种土豆赢得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纷纷要求种植。目前,丰南、黄各庄、大新庄、钱营、王兰庄、尖字沽、南孙庄等镇乡,推广种植“荷兰十七”土豆达5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