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区老科协是唐山市首家建立的县级老科协组织。协会成立以来,受到了市科协、市老科协的认真指导,区委、区政府给予了亲切关怀和支持。区老科协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重心,以激发老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和智慧,为构建和谐丰南发挥独特作用为立会宗旨,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夯实基础,搭建老科协的工作平台
在市老科协的支持下, 2008年11月,我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协会成立后,重点抓了“人员、经费、办公地点”三落实。
首先,落实人员。将协会现有70名会员,按专业特长建立了工业、农业、文教卫生、党群、乡镇团体五个会员组,每个组由一名会长或常务理事任组长,一名德高望重、熟悉该领域情况、组织协调能力强的老科技工作者任副组长,定期或不定期按专业特点分组开展活动。
其次,落实经费。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落实开办经费5万元;广泛协调区内相关企事业单位,接受社会资助4.5万元。2010年区财政拟将老科协经费1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
第三,落实办公场所。为解决区老科协办公场所,先后3次主动向区领导汇报,递交申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过4次协调,最终将区国税分局原办公楼的四层560平米,划拨给区科协作为区老科协、区科普惠农中心的办公及活动场所。目前,老科协办公所需软硬件设施基本具备。筹资20多万元,建立了老专家咨询室、科普图书室、壁挂式科技馆、青少年活动室、多媒体培训室、标本室,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科普服务措施及制度,真正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
第四,延伸工作触角。依托乡镇科协、区老干部协会乡镇分会的现有人员及办公设施,筹措资金6万元,又建立了两个“资源共享、身兼多职”式的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乡镇分会。
二、搞活动,激发老科协会员投身构建和谐丰南的积极性
一年来,积极组织老科协会员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就社会焦点、群众热点、行业难点开展调研、献策及维护老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等工作。
首先,抓好建言献策活动。截至2009年12月30日,区老科协分别组织召开了工业组、农业组、文教卫生组会员研讨及论文交流会,以简报的形式印发了《专家建议》7期9篇。老科协会员宋安平同志从区教育局局长的职务上退下来,时刻心系教育工作,关注教育发展,对全区学校布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很有建树的建议,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老科协会员曹绍武同志撰写的《关于加速渤海钢铁集团重组整合的思考与建议》、董秀忠同志撰写的《关于利用西排干河道增加蓄水量为丰南沿海工业发展集中区提供地上水源的建议》引起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另外,在唐山科协学术年会征文活动中,我区老科协会员韩德利、高彦生、李安华等同志撰写的调研文章被刊发。
其次,培树老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在老科技工作者中培树了一批热心科普工作、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好典型。以他们的感人事迹,激发广大老科技工作者投身构建“和谐丰南”的积极性。如,老科协会员高敬同志始终以老同志的自觉和热情,投身公益活动,他被推选为教委楼党支部书记后,积极启动楼宇文化,进行科普专栏的设置和主题宣传,开展住户之间的思想疏导,形成了各住户之间的坦荡沟通、扶助。在教委楼一门五楼住户不慎因电路老化造成火灾后,他和其他同志带头抚慰,组织同楼居民捐款,向上级申请适量的资助等,帮助这一困难居民摆脱生活困境,此外,在他老伴今年七月猝然逝世后仍强忍悲痛继续从事公益活动,还受命胥各庄社区老干部协会分会秘书长一职,表现了很高的政治热情。今年,在唐山市科协“八大”召开期间,高静同志作为“八大”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既是他们个人的荣誉,也是我们区老科协的荣誉。
其他老科协会员,如马再昌同志致力于街道老干部合唱团的工作,特别是在科普文艺演出中发挥了很好的组织领导作用。杜嘉善、赵文堂等以老医务工作者身份参加社区诊疗和卫生宣传工作。赵文堂同志被聘为丰南区科普大学教师,还通过媒体(电视台等)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李安华同志致力于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示范工作,受到各级的好评。陈庆国同志主动请缨,承担区老科协示范推广的棉花育苗移栽示范项目,填补了唐山市该技术推广工作中的空白。
三、办实事,探索老科协工作从务虚向务实发展
首先,探索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以支持和扶植工业、农业科技项目为着眼点,积极探索协会工作从务虚向务实发展。在农业上,我们与区老促会共同开展了“科技进老区村”活动,我区大新庄镇西催坨村还被省、市老促会、老科协确定为科技帮扶重点村。2008年11月以来,还示范、推广了棉花育苗移栽、辣椒套种玉米、滨椒1号天鹰椒等新技术、种植新模式、新品种。其中,棉花育苗移栽技术,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地膜污染难题,而且每亩棉田可增效340元,极有推广价值。为推广这项技术,区老科协适时召开了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现场会,邀请东田庄乡、王兰庄镇、唐坊镇、南孙庄乡、柳树0镇、尖字沽乡等植棉重点乡镇的农业技术人员及农民代表,现场观摩了棉花育苗移栽过程和示范成果,极大的扩大了老科协的影响。另外,我们示范推广的辣椒套种玉米种植模式,亩可增效益800元;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引进示范的“滨椒1号”天鹰椒,亩产750斤,亩可增收1250元;“冀豆12”大豆亩产600斤,亩可增收300元。这些项目的推广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充分肯定,深受群众的欢迎。在工业上,我们在市老科协的支持下,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在我区国丰、贝钢、清泉等钢铁企业,重点开展了风机系统、水循环系统节能、减排的调研论证工作,为企业提出节能、减排建设性意见。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启动地源热泵等新型节能项目的推广工作。
其次,解难题、办实事。区老科协成立之初,会长郑印生同志就向全区老科技工作者做出郑重承诺:“只要是涉及老科技工作者切身利益的事,符合法律、政策规定,区老科协就会不遗余力的去办”。一年来,区老科协积极发挥老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主动为老科技工作者解决实际困难9件,维护了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如,4月份,区老科协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成功的落实了本区老科技工作者耿星汉同志的职称及工资待遇问题,赢得了老科技工作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