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丰南区科协遵照区委、区政府指示,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立足本职,发挥特色,知难而进,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动迁任务,为丰南建设史上最辉煌的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挥部门优势,助推动迁进展。
接到区下达的动迁任务后,丰南区科协从实际出发,注重结合职能特点,组织了“科普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发挥了科普的功能和优势。一是组织医学专家到涉迁村----西清庄湖村为村民义诊,开展了“科学生活,健康心理”咨询活动。从医学的角度平复了动迁村民激动、焦躁、不理智的心理和行为。先后聘请了赵文堂、高学功等6名医学专家,接受动迁村民咨询、义诊400多人次。二是搜集、整理有关科普资料,编印成《丰南科普》,逐家逐户发放。从科普的角度解释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好处,激发广大涉迁户踊跃拆迁的积极性。先后编印了《丰南科普》14期15000份,全部发放到涉迁村民手中。三是组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奔赴动迁一线,走家串户,配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奉献真情实意,服务动迁村民。
拆迁改造工程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每家每户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既有共性问题又有个性问题,这就为动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不理解拆迁改造的意义而不配合的有之,因对补偿标准不满意而产生敌对情绪的有之,因家庭经济纠纷而怕麻烦的有之,因年老多病而确有租房、搬家困难的有之,因互相攀比而迟迟不动,借口没空的有之。
首先,武装自己。入户前要反复学习指挥部办公室印发的《工作手册》,明确城中村改造拆迁工作的重大意义,吃透动迁工作的精神,熟悉掌握补偿标准,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勇于攻坚、干打硬仗的决心。
其次,讲究方法。做到换位思考,让自己与涉迁户“坐在一条板凳上”,拉近感情距离,切忌生硬呆板式的说教,带着感情,带着笑脸,带着“甜嘴巴”,解难释疑,通过“拉家常”,问寒问暖,深入了解各自的情况,然后再“对症下药”。实践证明,大多数涉迁户还是知情达理的,愿意配合工作。董某的妻子一见动迁人员就锁门,任你怎么敲门她也不开;胡某的妈妈脑血栓后遗症,又聋又傻,“一问三不知”;刘某老太太体弱多病,不愿搬迁,她说,“金窝、银窝不如我的破窝”;胡某房产所有人老夫妻双亡,只有找他们远嫁的女儿做工作。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们不急躁、不厌战、不使横。耐心 、耐心、再耐心,反复登门,多次工作,终于得到了理解和支持。
第三,注意策略。王某孤儿寡母,因垫大坑要求多得置换面积,求助他的亲戚撑腰,并与邻居攀比,生活又困难。他们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明“亲戚为你打气加油,是在激你的‘火’,无益于解决问题”;“与邻居攀比,不符合政策要求”。有经济困难,可以从照顾的角度帮助。坚持宣传动员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破解他们“热土难离”的情结;用典型事例、严格的政策界限,打消他们观望、攀比心理。
第四,周到服务,为涉迁户排忧解难。他们帮助孤儿寡母的王某找车搬家。协助胡某跑公证、张罗卖树木、卖旧房。帮助胡某解决家庭纠纷。帮助幺某澄清原来旧房买卖协议,避免了不必要的争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以“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精神、用真挚的亲情、周到的服务感动了“上帝”,并与涉迁户结下了深情厚谊。
通过动迁工作,丰南区科协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直接把党的想民、为民、爱民、惠民政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使党心、民心高度凝聚的鱼水深情再一次得以展示。同时,锻炼、考验了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动迁工作虽然不是血与火和生与死的战场考验,但对于没有做过农村工作的机关干部来说,不啻是一次战斗的洗礼,既学会了如何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又磨炼了如何周到服务的意志;既在工作中展示了公仆形象,又与涉迁村民“交了朋友、结了亲戚”
现在,丰南区科协继续做好善后工作,不留“后遗症”,确保城中村改造拆迁工作尽善尽美,为打造经济强区,建设生态水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