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耳朵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有声的世界,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噪音反过来却在慢慢吞噬它们的健康。研究表明,近四成的听力障碍与噪声伤害有关。3月4日是第13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噪音、保护听力。本期,本版特邀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韩德民教授,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张华、董瑞娟、刘博,北京市耳鼻咽喉研究所研究员黄丽辉教您如何躲避噪音伤害。
噪音是指能引起人们烦躁和危害听力的声音,这种伤害取决于声音的大小,以及人们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时间长短。短暂的强噪音和长期持续的噪声都会影响听力,甚至耳聋。
那么,什么样的声音才算强噪音呢?举个例子来说,在公交车或地铁上,我们常能看到戴着耳机听音乐的人,如果旁人可以听到从他耳机里传出的声音,说明音量可能已经达到了115分贝。如此大强度的声音足以使人内耳的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会严重损害听觉器官。节假日燃放鞭炮声、飞机起降声、卡拉OK声等高强噪音,可能接触一次便会引起听力损害。研究发现,声音一旦超过80分贝,耳聋的可能性就会增加50%。另外,电脑主机的轰鸣声、电话及手机铃声等,人们可能感觉不到它声音大,但这对听力的伤害是长期的。
由噪音引起的耳聋称为噪声性耳聋,是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听觉损伤,损伤部位在内耳。人的内耳有1.8万个直径约0.01毫米的纤毛细胞,这些脆弱的细胞特别容易受噪声影响,一旦受损,不能再生。噪声性耳聋也是目前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难题。
在我国0—17岁的孩子中,造成听力残疾的主要原因有:噪音、遗传、中耳炎、药物中毒、孕期感染等,但噪音是唯一一个能够通过自我调整就可改变的致病因素。
专家推荐护耳八法
避免噪音伤害,专家推荐了8种方法,不妨一试。
1.听MP3掌握“60—60”原则。这是国际公认的保护听力的方法,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此外,耳机最好选头戴式的,它比耳塞式耳机对听力的损伤要小,尽量不要在嘈杂环境下用耳机听音乐。
2.噪音环境下用防护耳塞。有的人不得不在噪音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比如机场、建筑工地,可以戴一个防护耳塞,能有效阻隔一部分噪音。如果临时找不到耳塞,可用棉花球、纸球塞进耳朵,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合理饮食、锻炼身体。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能保护听觉细胞,可适当补充维生素补充剂,也可多吃粗粮、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现代人生活紧张、压力大,应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快。
4.开快车别开窗。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称,汽车车窗开得太大,开快车时的风噪声和开慢车时的交通噪音是损害听力的主要原因。
5.别频繁掏耳朵。掏耳朵时最好用棉棒,轻轻在外耳道口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耳屎自行排出。要避免使用指甲、卡子等尖锐物挖耳;不要频繁挖耳,一般一周一次。
6.住在马路旁,别装推拉窗。国家室内环境质检中心主任宋广生指出,其隔音效果远远次于密封较好的平开窗,可以在窗边多摆绿植。
7.电视机、耳机的音量不宜过大。以柔和、不刺耳为宜;骑车、走路时等噪声环境中不要听耳机。
8.对于经常用耳机的人,如果出现头晕、耳痛等症状,应暂时不用耳机。如果出现耳鸣以及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