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蕴藏着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何把这一优势进一步发挥好,让更多“藏在深闺”的优质科普资源纳入到社会科普网络中来。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在2012年进行了一些合作尝试。
应美国科学促进会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科学中心邀请,中国科协组织代表团于2012年赴美国和加拿大进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考察。美国、加拿大的科学传播水平很高,全社会关注,特别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都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科普工作,让代表团成员印象深刻。特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依托科研资源优势,将一流的科研资源和博物馆的科普教育相结合,使最新的科研成果为公众和社会所理解,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很有特点,在科普与名校教育资源相结合方面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近期记者就此采访了随团考察的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请他谈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普资源开放状况及目前我国高校资源开放情况。
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科普与教育相结合
记者: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文明的高等院校,学校所办的博物馆承担了大量社会化科普工作。在麻省科普工作与教学科研是怎样结合的?他们有什么样的先进理念和好的做法?
徐延豪: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创建于1971年,当时名为“麻省理工学院历史藏品馆”。它的最初任务是收集和保存麻省理工学院的历史文物。198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企业执行委员会将其更名为“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开始在博物馆历史收藏的基础上研发教育展品和展览。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在科普与教育相结合方面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途径多元等鲜明特点。
一是开设动手工作坊引导公众参与科普教育活动。动手工作坊是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最受公众喜爱的教育活动之一。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工作坊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的教育人员主持,其设计理念与麻省教育系统的课程大纲保持一致。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资源优势,将工作坊的目标群体设定为六年级及以上的中学生和成年人,工作坊旨在培养、激励和保持他们学习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兴趣。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每个工作坊的人数严格限定在25人以内,每次活动时间为1.5至2小时。
麻省理工学院的动手工作坊主要包括:机器人工程、视觉科学、物理和影像、 DNA学习实验室:DNA和蛋白质、DNA学习实验室:蛋白质合成、结构工程学等。
二是科研机构与博物馆形成伙伴关系,开发科学、数学和工程类展品和展览。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利用麻省理工学院优势资源,其许多展品和展览都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基于自己的科研成果来设计完成,然后与博物馆专业人员共同设计布展。展品和展览的设计理念都与博物馆的某个教育主题相关,意在向公众展示和分享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创新成果。因此,除了一些定期展出的展品和展览,常设的展品展览都会及时更新,以保证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的科研成果能够为公众所知晓。
三是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为公众举办科学和技术讲座。为公众举办科学和技术讲座是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之一。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邀请和组织麻省理工学院科研人员就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科学和技术的发现、进展和成果为公众举办讲座。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最重要的讲座是“晚间讨论系列讲座”和“与科学大家一起午餐”系列讲座。
“晚间讨论系列讲座”是MIT博物馆的重要公共讲座活动。讲座的时间都在晚上,形式既有正式的研讨会,又有非正式的讨论和互动。讲座的主题涵盖麻省理工学院的各种科研热点。“晚间讨论系列讲座”的品牌项目是“肥皂盒”和“对讲360”。开始于2005年的“肥皂盒”系列讲座,是一系列以沙龙形式开展的公众与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对话活动,互动性很强。
“与科学大家一起午餐”系列讲座,是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在剑桥科学节期间举办的重要活动。剑桥科学节是美国第一个科学节,并且也是规模最大的科学节,它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和剑桥市、社区组织、中小学、高校、企业、媒体、图书馆等部门共同举办的一项大型活动。剑桥科学节一般设在每年4月,持续10天,在剑桥市各地举办多达150多项的各种科技活动,其中包括讲座、展览、表演等。
在剑桥科学节期间,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在每天午餐时间,邀请顶尖科学大奖(包括诺贝尔奖、MacArthur天才奖等)得主与公众交流讨论。这些科学大家与公众一起边吃简单的自带午餐,边讨论科技方面的话题,气氛轻松活泼,令人沉浸在科学的圣殿中。讲座活动既拉近了公众与科学家的距离,也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的距离。
四是将科研进展或成果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传播。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科研进展或成果以电子杂志、影像或视频的形式放在网站上,以便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和了解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创新。另外,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还有Twitter和Facebook,即时向公众发布博物馆的最新动态。在网上,公众可以读到Zig Zag杂志(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视频杂志)的大量报道,看到大量珍贵的麻省理工学院历史藏品的高清照。前面提到的“肥皂盒”系列讲座、“与科学大家一起午餐”系列讲座的视频也都能在网站上观看。
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对我们有何启示
记者:麻省理工学院的经验对我国高校科普资源开放有什么样的启示?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有哪些欠缺?
徐延豪: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是麻省理工学院向公众开展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窗口,其成功的经验为我国探索科普与教育相结合带来深刻启示。
一是高等院校蕴藏着参与科普工作的巨大潜力。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的设计初衷是不仅注重和满足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兴趣和需要,同时也服务于社会和公众。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的定位是让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理解和体验麻省理工学院在科学、技术和其他学术领域所取得的先进成果,因此它通过各种方式,力图使最新的科研成果为公众和社会所理解,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博物馆的前沿意识反映出它在公众理解科学方面的责任感。同时,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并高质量地完成展品设计、科技讲座等科普活动,也是麻省理工学院注重提高在校师生科普能力的集中体现。如,麻省理工学院在2011—2012学年的秋季学期,共开设了39门写作课,其中大约有11门与科学写作直接相关。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和高校教师参与科普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中国科普统计(2011年版)》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科协命名的406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只有36个建在高校,不到总数的10%。向公众传播科学应是高等院校的社会责任,但目前这项工作只是在一般号召和高校自愿组织的层面开展,高校及高校教师从事科普工作不仅没有规定和要求,更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导致高校和高校教师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目前,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制定学校科普工作系统规划和相关制度规范。
二是科普与科研、教育工作相结合须有适当的形式和平台。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的重要任务就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发相关展品、展览和教育项目,从而有效整合了服务社会和公众的科普资源。正是基于科研的最新成果,博物馆的展品展览能够及时更新,既保证了博物馆的吸引力,又使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的科研成果能够为公众所知晓。相比之下,我国的科技资源科普化程度较低。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任务书中均缺少对科普成果的明确要求,多数科研成果未能以科普形式向公众传播。绝大多数高校实验室、研究室等研究教育设施没有对公众开放的制度。
三是高等院校可以成为引领科普潮流和创新科普形式的重要依托力量。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在面向公众传播科技的过程中探索了很多趣味性强、氛围轻松、便于参与、效果良好的科普形式,如动手工作坊、沙龙、表演、电子杂志、视频影像、微博、开放式课程等,这都体现了麻省理工学院让社会参与其科研和让公众理解科技的多种方式。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科技资源科普形式单一、内容陈旧。高校的一些与学科相关的博物馆资源主要用于自身的教学科研,对公众开放的利用率低,陈列展示也缺乏吸引力。在高校博物馆联盟和联盟外教育部直属高校拥有的109家博物馆中,建有网站的博物馆只有42个,不到总数的40%。
希望我国更多高校投入科普事业
记者:对我国高校科普资源进一步开发开放,接下来,中国科协会在哪些方面加强工作?
徐延豪: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对加强科普与教育相结合高度关注,作出一系列部署和安排,为我国科普与教育相结合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按照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动员和鼓励高等院校积极投身科普与教育相结合工作,着力提高高等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充分发挥高等院校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和资源优势,实现高校科普资源开发开放,为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和人力支撑。
一是推动将科普纳入高校承担社会责任和服务社会的职责,调动高校参与科普的积极性。高校承担着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自然要以国家的需要为己任,担负起科学普及的重任。今年9月15日,全国科普开放日主场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习近平等领导同志来到农大,与首都群众和大学生一起参加科普日活动。在活动现场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高校不仅抓教学、抓科研,还要抓科技普及。高等院校蕴藏着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要积极推动将高校承担科普职责纳入高校承担社会责任和服务社会的职责,推动高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科普。高校是科技知识占有者集中的地方,人才济济,便于组织实施,而且实验设备齐全,科研成果丰富,便于市民现场观摩,进行科学普及事半功倍。担科普之责更需众志成城,只有全国各高校都行动起来,才能众志成城加快推进我国科普事业的进程,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全国几千所高校无论哪所高校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果每所高校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积极开展科普工作,那将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科普生力军。
二是推动建立完善高校科普教育体系,奠定科学传播基础。担负起科普之责任,需要各高校站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科学普及的重要意义;要建立完善承担科普职责的长效机制,把科学普及工作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与国际发展重点、百姓关注热点有机结合,把科普工作常态化;要创新科普传播的方式方法,用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形式、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科普活动,提高科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推动将科普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开设科技传播选修课,当前特别要围绕科普教育人才、科普产品创意与设计人才、科普传媒人才等的培养,开展高校培养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推动科普专业相关学科及课程、教材建设,组织开展科普人员的继续教育。选择一批科普创作及科学传播的试点高校,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推动高校教师、学生、及校内机构、高校科协、学生科技社团等开展科普展品、科普读物、科普动漫的创作等活动。
三是推动高校面向公众开放,促进高校科教资源转化为优质的科普资源。鼓励广大高校师生积极参与科普相关社会实践,对高校科协组织和大学生科普社团进行适当的项目引导和科普方法培训。充分发挥高校师生智力密集优势,以及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设备、设施条件,促进高校教育科普资源开发与开放,组织开展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的科普活动,努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2012年暑期,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组织“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组织全国5000名优秀中学生进入41所名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经验。组织青少年走进高校,体验科学,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鼓励青少年立志从事科学研究事业,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组织动员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的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促进高校和普通高中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