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至酷至睿无极限 2006英特尔网吧急速挑战赛
揭开蚊子能在墙壁及水面行走奥秘
微软Vista漏洞被黑客组织利用 在网上开卖
EDGE网络
美国研制出戒烟疫苗 可使人体产生尼古丁抗体
日本大机器人一览
科学家揭开大蒜有益心脏秘密
台学者发现非典病毒致命蛋白质
美数学家找到创造电磁虫洞理论依据
德国人造龙卷风30多米高 火灾时能救人
当前位置:首页>>前沿关注>>科技前沿>>阅读文章
中国首艘深渊科考母船“张謇”号开建 预计2016年3月下水
添加时间:2015/4/20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3272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春)4月18日,中国首艘深渊科考母船“张謇”号在浙江温岭的一家船厂铺设龙骨,正式开建。这艘科考船预计2016年3月下水、同年6月试航。届时,它将有能力配备上海海洋大学研制的“彩虹鱼”号1.1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前往全球大洋25处深度大于6500米的深渊区,开展科考。

  据悉,大洋深渊科学是国际上研究较薄弱的领域。世界大洋最深极——马里亚纳海沟的最大深度为11034米。而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62米,还无法在深渊海沟区域自由作业。要开展深渊科学的研究,必须要有科考母船和潜水器等高技术装备的支持。

  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教授介绍,“张謇”号是国内第一艘专为深渊海沟科考设计的船舶,也是第一艘完全由民营企业出资建造的科考船。船长97米,宽17.8米,设计排水量约4800吨,设计吃水5.65米,巡航速度12节,续航力1.5万海里,载员60人,自持能力60天。船上将配备干性通用实验室、湿性通用实验室、重磁实验室等实验室,以及全海深多波束系统、浅地层剖面仪等科研设备。

  “张謇”号建成后,有能力配备1台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彩虹鱼”号、1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3台万米级着陆器,组成“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建成后将为我国11000米载人深渊器“彩虹鱼”及其系列产品的科考母船,承担深渊科学调查研究任务。此外,还将开展一般性海洋科学调查研究以及各类深海工程作业,并兼具海洋事故的救援和打捞、水下考古和电影拍摄、深海探险与观光等功能。

  “彩虹鱼”号,长约10米,头部的宽和高均为3.5米,至尾部渐渐缩小,外形像一条张着大口的鲶鱼。它由载人舱、机电设备、重量与浮力调节系统、外部设备和观察作业模块5个部分组成。其中,载人舱呈球体,可容纳1名驾驶员和2名科研人员。位于前端的观察作业模块包含摄像头与灯光、观察窗、采样篮、2条犹如鲶鱼须的多功能机械手,能开展深渊区的拍摄、采样等工作。在即将开幕的米兰世博会上,“彩虹鱼”号将在中国企业联合馆展出。

  目前,1台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已进入总装阶段,1台万米级着陆器已完成总装,另2台将于近期完成总装。对这些无人装备进行海试后,科研团队将修改“彩虹鱼”号载人潜水器的设计方案。根据计划,2016年,无人潜水器将挑战全球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2018—2020年进行载人挑战。

相关文章
[ 科技前沿 ] 新研究发现有些抗生素可“暴力”杀死耐药菌 (2017/2/13)
[ 科技前沿 ] 高光谱技术已用于文物修复 未来还可能测雾霾 (2017/2/13)
[ 科技前沿 ] 科技界大佬比拼奥运会:更炫 更酷 更广 (2016/8/16)
[ 互 联 网 ] iPhone新增夜间模式真的有助于睡眠吗? (2016/5/26)
[ 科技前沿 ] 蛟龙号完成海沟应用下潜 勘探西北太平洋海底山脉 (2016/5/26)
[ 科技前沿 ] 中国首艘深渊科考母船“张謇”号开建 预计2016年3月下水 (2015/4/20)
[ 科技前沿 ] 交互式透明飞机舷窗让乘客看到高空风景 (2015/4/7)
[ 科技前沿 ] 新一代虹膜识别系统研制成功 (2015/3/25)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