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邢台大地震——我国地震科学研究转折点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5级地震,可能有海啸
地震带
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各国地震海啸专家解读印度洋大地震
地震搜救手册
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震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7.0级地震
福岛地震为何还是5年前大地震的余震?
当前位置:首页>>地震扫描>>著名地震>>阅读文章
福岛地震为何还是5年前大地震的余震?
添加时间:2018/8/21  来源:科普中国  点击:2171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日本福岛近海22日早上发生7级以上地震,日本气象厅随之表示,这是2011年那次9级大地震的余震。为什么5年了还有余震?余震究竟能持续多久?中国的唐山和汶川还有余震吗?

  “5年之后有余震很正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蒋海昆研究员对新华社记者说,“从研究角度看,一次大地震的余震可以持续数十年、上百年,甚至千年尺度。”

  他说,余震是指一次大地震后,在主震破裂面内发生的、跟主震有物理关联的地震,余震频次随时间的衰减符合一些统计规律。一般认为如果余震频次衰减到主震发生之前的本底水平,那么从统计的角度可以认为余震活动已经结束。

  22日在福岛近海发生的这次地震位于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域大地震的震源破裂区内,属于2011年那次大地震的余震,蒋海昆说。

  在不同的地震活动区,由于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差异,余震活动持续时间并不相同,例如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余震持续时间通常较长。蒋海昆说,一些地区大地震的余震已经持续很多年。“比如中国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40年,但当地近期仍有高于本底背景活动的3、4级有感余震发生,仍是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2012年5月28日,唐山市市辖区、滦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当时就有地震专家表示,这是1976年大地震的余震。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由于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同属龙门山断裂带,有一些专家认为这是汶川地震的余震,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

  蒋海昆说,关于余震的学术研究确实还存在一些争论。例如,2009年曾有国外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认为余震的时间可持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也有一些专家对余震是否能延续这么久持不同观点。

  无论如何,一个地方发生大地震后,由于震后应力调整等因素,破裂面有一个较长时期的逐渐愈合的过程,这段时间内原震区就可能发生较多的地震,这是需要震区相关机构和民众持续警惕的事情。日本2011年的那次大地震导致了海啸和福岛核事故,至今仍在污染环境。这也是为什么22日的地震发生后,“福岛”和“地震”这两个关键词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

  日本有关方面说,此次地震在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引发约1米的小规模海啸,但福岛第一核电站并未出现异常。停机中的福岛第二核电站3号机组的冷却装置在地震发生约10分钟后一度停止,约1个半小时后已经重启,没有发生核泄漏事件。

  但日本气象厅在22日的记者会中也说,由于2011年那次地震为9级大地震,余震持续时间会较长,今后仍可能一年发生一次7级左右的余震。因此,此次福岛地震也是提醒人们不可放松关注相关风险的警钟。

相关文章
[ 唐山7.28 ] 中国超算获戈登贝尔奖:高分辨率模拟唐山大地震 (2010/8/21)
[ 著名地震 ] 福岛地震为何还是5年前大地震的余震? (2018/8/21)
[ 地震危害 ] 我国近期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水库有可能引发地震吗 (2018/8/21)
[ 地震成因 ] 有关地震的N个冷知识 (2018/8/21)
[ 科协动态 ] 市科协聘李象益教授为新科技馆首席顾问 (2015/1/19)
[ 抗震减灾 ] 十句话让你了解地震 (2014/8/5)
[ 抗震减灾 ] 资料:地震自救手册 家庭如何避震 (2013/6/27)
[ 抗震减灾 ] 家庭防震应急包里应放什么? (2013/5/1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