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冀东文艺三枝花"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山市皮影和泥塑喜获“乡土奖”评选活动金奖和铜奖
唐山皮影戏发展历程
唐山皮影创新求变
唱腔多变、样式多样的陕西皮影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将携新剧目赴台湾演出
乐亭皮影与大鼓后继有人
最早传入西方的表演艺术——皮影戏
中国首部皮影戏电影《小康路上》摄制完成
当前位置:首页>>冀东文化>>皮影>>阅读文章
祖孙四代的皮影人生
添加时间:2018/8/21  点击:2097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再过几天,现年76岁的刘尚仪和老伴杨月华将迎来一个特殊的日子——公益推广剪纸和皮影戏6周年纪念日。进入古稀之年的两位老人,6年如一日的坚持,感染了青岛当地不少民众。

  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的刘尚仪,工作中被评为工程师和高级政工师,退休后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和中国皮影艺术委员会会员。十多年来,他和老伴积极传承和推广剪纸和皮影戏两大民间传统文化艺术。2012年6月至今,老两口义务进幼儿园、学校、社区等单位演出上百场次,免费向小到4岁、大到80岁的人群传授皮影技艺,累计受益上万人次。2014年,老两口被青岛市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聘为“民间文艺讲师”;2016年,又被青岛理工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院聘为“特聘教授”。

  让唐山皮影在青岛火起来

  皮影雕刻的源头是唐山皮影,刘尚仪夫妇拿手绝活正是唐山皮影。他们堪称青岛皮影戏创始人。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刘尚仪从小在唐山生活,喜欢剪纸、雕刻等民俗艺术。10多年前,他退休后拜师学会唐山皮影的雕刻制作。2011年初,他们回到妻子的老家青岛定居。

  “我们想把手中的皮影绝活传承下去,让唐山皮影在青岛火起来。”在青岛安顿下来后,刘老先生和老伴开始追逐梦想,想让市民看到地道的传统皮影戏。快人快语的杨月华自豪地说:“青岛本土没有皮影戏,大嘴巴是这里第一个皮影戏团。如果没有我俩,青岛市民可能还真看不到地道的皮影戏。”

  刘尚仪夫妇制作的剪纸,手法娴熟细腻,人物活灵活现。在台西路社区二楼的小工作室里,记者看到很多获奖证书和奖状。其中最耀眼的是刘老先生的剪纸作品《八仙过海》,在2012年伦敦奥运之旅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展活动中被评为金奖,并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亲笔题名的荣誉证书。上面写道:鉴于您在剪纸艺术创作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及影响力,评委会一致推荐授予您“影响世界的中国当代剪纸艺术名家”。

  此外,刘尚仪夫妇还为市北区萝卜元宵糖球会展览馆捐赠过一幅7米长的剪纸长卷,记录了明清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糖球会。该长卷手稿先后修改3次,足足用半年时间才完成。老两口彼此配合,把古色古香的海云庵等老建筑和走街串巷的糖球人、推着独轮车的赶会人等136个比肩接踵的人物剪了出来。下一步,他俩还想用剪刀,把记忆中的糖球会一直剪下去,最终凑在一起,讲述糖球会的过去和现在。

  兼具技术与艺术的制作和表演

  制作皮影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艺术活,制作程序繁复,分为下料、画线、雕刻、绘画、上色、上漆、晾干、装订等多个步骤,一幅不算大的小皮影最快也要4天才能完成。

  两位老人介绍,制作皮影以前用驴皮,但他们现在多采用牛皮。刘尚仪说:“驴皮现在买不到。即使是牛皮,现在也很不好买。制作皮影的牛皮是经过专门处理的,我们也是托了朋友,在天津蓟县找到一位老手艺人才能买到这种牛皮。”牛皮要先沤制,再用特殊工具刮去内外层的脂肪、毛,只剩中间最坚韧的部分,晒干后才能制作皮影。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处理的牛皮极为坚实,几乎透明,厚度只有一两毫米。

  画线之前需要用木槌敲打平了,使牛皮各方面疏松到合适的松紧度。画线分两种,一是实物下线,一是图案下线,力度要求很高。因牛皮有薄有厚,力度太大皮子就坏了,力度太小看不清。这是皮影制作基础,如果画错了,即使做好了也是错的。

  雕刻也是非常考验技术的步骤, 刘尚仪介绍说:“一般的雕刻都是干刻,但有时牛皮太厚,干刻雕不动就需要润皮,用毛巾蘸水湿一下。牛皮湿了好刻,但也有个问题,就是牛皮湿了膨胀,干了后又收缩,雕刻的图形易变形。而雕刻又不是一两个小时就能刻完,所以一般情况下尽量保持干刻。”

  敷彩是皮影戏制作十几个工序中关键一步,有“点睛”之效。虽用色种类不多,但经层层渲染后,色彩就变得古朴雅致,人物如同“活”了一般。

  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丑四个类别,更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通常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11件连缀组成。装订起来复杂费力。

  讲完有关知识,刘尚仪夫妇在洁白的幕布后面,为记者演绎了一出生动有趣的青岛特色皮影戏。他俩一边通过皮影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一边合着动作说唱。如痴如醉的表演,让记者看到他们沉浸在艺术表演中的开心和满足,更领略到传统艺术魅力所在。

  祖孙四代传承的创新发展

  皮影道具的设计制作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此外,其传承还面临资金短缺等各种困难。但老两口并没有放弃,他们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学习皮影制作,“皮影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也为弘扬民族文化做点微薄的奉献。”

  杨月华的母亲是第一代民俗剪纸和皮影人仲积英。仲积英生于青岛,祖籍剪纸名乡莱州,年轻时就是剪纸名人。莱州剪纸分“城里”和“城外”风格。仲积英自幼受家中长辈教导,善于剪纸,她结合青岛开埠后时髦洋气的社会风情,将剪纸技艺发展成自己独特的家族风格。

  到了杨月华这一辈,除了老两口,她的姊妹杨建青、杨建华也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比赛获得大奖。之后,刘尚仪和杨月华夫妇又将技艺传给女儿崔鹏和侄媳妇刘霞,如今又传到小外孙吕陟博这一辈。

  女儿崔鹏和侄媳妇刘霞在复兴青岛皮影的过程中除了学习继承传统皮影制作技术,还致力于皮影艺术国际交流。2017年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学课堂上,身穿中国旗袍的崔鹏手持公鸡皮影,用流利的英文讲解着皮影制作技巧。课桌旁围坐着几十位中国和美国学生。今年正在念大二的外孙吕陟博从小对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在14岁时就跟随刘尚仪夫妇参加“汉学堂”和青岛糖球会萝卜会等皮影演出。

  “目前,皮影艺术在国内还没有正规教材,我女儿崔鹏正在着手编写。”杨月华介绍说。多年来,他们不断传承和创新发展皮影艺术。年轻人不愿听那些古老唱腔,他们就用青岛当地语言进行说唱,既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

  前几年,老两口以青岛本地民俗为主题,结合生活,创作了一批微皮影,长的20多分钟,短的8分钟,比如《大嘴巴说过年》《青岛萝卜会》《青岛糖球会》等等,短小却有内涵,充满感染力。台西社区党委陈书记介绍说,在街道和社区帮助支持下,刘尚仪夫妇又把皮影表演与宣传身边好人好事相结合,场景更丰富,情节更生动。

  在文化传承道路上,老两口牵手相伴,将爱好变成责任,一路向前。正如刘尚仪所说:“上了年纪既要老有所乐,更要老有所为。皮影戏是古老的传统艺术,我们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

相关文章
[ 唐剧 ] 唐山民俗文化瑰宝之——唐剧 (2018/8/21)
[ 皮影 ] 祖孙四代的皮影人生 (2018/8/21)
[ 评剧 ] 评剧艺术家洪影 (2018/8/21)
[ 农业科技 ] 王兰庄胭脂稻 (2011/4/21)
[ 县区动态 ] 铁厂镇举办奶牛管理技术培训班 (2009/8/19)
[ 皮影 ] 唐山市皮影和泥塑喜获“乡土奖”评选活动金奖和铜奖 (2007/7/23)
[ 皮影 ] "冀东文艺三枝花"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2/8)
[ 乐亭大鼓 ] 从小学唱戏 (2006/3/10)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