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有些人倡议“全民皆需补钙”,其实缺乏科学根据,纯属商业性炒作。至于宣称钙用量越大,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吸收率越高,效果越好;用分子钙与超微钙、纳米钙效果更好等,均为误导。为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补钙热”
钙是人体必须元素之一,为构成骨骼与牙齿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发生佝偻病(俗称软骨病);中老年人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甚至发生骨折。钙在调节细胞代谢、维持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等方面,均有独特的作用。
近几年来,我国掀起一场“补钙热”,不少厂家的广告铺天盖地,加之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给人造成“全民缺钙,人人补钙”的错觉。
诚然,我国三次大规模的营养状况调查表明,居民平均摄钙水平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绝非人人缺钙,人人皆需补钙。根据居民摄钙的情况,地区间的差异很大。如牧业区人群及豆制品摄入量较高地区人群的钙摄入充足,蛋奶摄入较多的城市居民及沿海食用鱼类较多的人群钙摄入也较充足,而内地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以米、面、菜为日常主食的人群钙摄入量则偏低。有些人倡议“全民皆需补钙”,其实缺乏科学根据,纯属商业性炒作。至于宣称钙用量越大,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吸收率越高,效果越好;用分子钙与超微钙、纳米钙效果更好等,均为误导。不少人认为选择含钙元素高的品种疗效最好,其实不然,因钙盐在胃酸中转化为离子钙,再由肠壁吸收,每次只能吸收200~300毫克钙,多余的钙随粪便排出体外,故600毫克一片,需分2~3次服用。
钙产品几乎都标有不同的吸收率,是否越高越好呢?也不是。因为它是由动物实验获得的结果,并不能表示人体的吸收率。事实上各年龄段的人群对钙的需求量不同,其吸收率自然也就不同。婴儿期和青少年阶段对钙需求量较大,其吸收率也相对较高。而老年人对钙需求量下降,钙的吸收率也随之降低。同时,人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到钙的吸收率。所以,并不能通过钙产品上标明的吸收率高低来判断补钙的效果。钙产品在吸收方式上也突出各的特色,如分子钙、活性钙、超微钙、纳米钙等,可在专家眼里,这些都是“真实的谎言”。因为形形色色的钙产品在胃酸的作用下最终都成为氯化钙,然后在肠道内以钙离子形式被吸收,而且成年人的吸收率基本一致,平均在30%左右。其中分子钙吸收的理论,目前只是一种假说,尚有待于科学论证。
有的还强调“补钙就必须同时补充维生素D”,即首选含有维生素D的产品,这是又一个误区。虽然维生素D确能促进钙离子在肠内吸收,但人们一生中最多需要维生素D0.2克,只要没有慢性肠道疾病,没有肝肾功能障碍,即可通过食用蛋黄、肝脏、海鱼等食品获得补充。也可由人体皮下脂肪内含有的活性物质(7—脱氢胆固醇),在阳光照射下,便能合成维生素D而得到满足。如果需要另外补给维生素D,也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否则,反复多次应用或超量误服,不但会降低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而且还会造成体内蓄积中毒,尤以小儿为甚。轻者引起小儿低热、多汗、厌食、烦躁、哭闹、呕吐、便秘、腹泻、精神萎靡等;重者会引起高钙血症与神经组织、脑动脉、冠状动脉、肾脏等钙化,最后造成致残或致死。我国近儿年来因滥用维生素D酿成的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如1997年,黑龙江省鸡西市就殃及187名婴幼儿,其中年幼者仅出生14日,最大者1岁半,故有专家惊呼“维生素D中毒猛于虎”。
同样也不能随意补钙,如关于钙对骨质疏松与骨折影响的研究结果探明:盲目补钙非但不能降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反而使骨质疏松者在高钙摄入后,髋部骨折的危险性明显上升。盲目补钙可能导致肾结石、膀胱结石、异位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等不良反应发生。
那么,怎样科学补钙呢?判断人体是否缺钙,应去正规医院检查。一个人每天需要多少钙?应随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的不同而异。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供给量为:6个月以内,每日400毫克;6个月~1岁600毫克;1~10岁800毫克;10~12岁1000毫克;12~16岁1200毫克,成人为800毫克。45岁以后为800~1000毫克,孕妇、乳母为1000~1500毫克。
采用调整膳食结构,可谓改善我国钙摄入量不足的最有效的途径,况且牛乳、豆制品与鱼虾类、禽蛋类、肉类及花生、芝麻、山楂、海带、紫菜、木耳、香菇等,均不失为钙的良好来源。可是对于仍然缺钙的病人,则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产品。如儿童因胃肠功能较弱,不能选择碱性较强的活性钙、碳酸钙等,同时,也不宜饮用汽水及泡腾饮料,因它们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过量补钙会妨碍铁和锌的吸收,以致引起贫血和食欲不振。如心功能衰竭病人服地高辛时,应禁用钙剂,以防中毒。钙还可与异烟肼、四环素等药物形成络合物,而降低疗效。更年期妇女防治骨质疏松,应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与补钙及晒太阳等同步进行,效果更好。
此外,补钙者必须重视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使骨骼处于负重状态下,便于钙质有效地吸收到骨组织中,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