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的200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刚刚落下帷幕。
为期一周的科技活动周里,科研人员进企业、下农村、入基层,推科普、促创新、惠民生,为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科技成果,为各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予科技支撑,为各地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助力。
服务三农 惠及民生
5月14日,50多位来自科研、医疗、教育单位的科技工作者从北京搭乘“科技列车”驶向吉林省白山地区,为当地带去急需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技术成果和物资。
作为200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要活动,“振兴东北、服务三农、科技列车长白山行”活动根据白山地区的科技服务需求,动员农业技术专家、工业技术专家、医疗卫生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粮食食品专家以及科普专家乘列车奔赴白山地区,深入当地6个县(市、区)的47个乡镇、社区街道,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对工农业生产作现场技术指导,开设健康知识科普及医疗义诊、电脑知识讲座,举办科技创新支撑主导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与医疗保健等专题报告会等科技服务活动,并向当地捐赠价值300多万元的科技物资。
在广西百色,青少年们很快能拥有由科技部捐建的3个属于自己的创新操作室和100台自主创新产品“龙芯”笔记本计算机。这是5月22日举行的“与科技同行——百色示范活动”的其中一项内容,旨在支持百色的科普能力建设和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同时向百色农村捐赠了农村科技书屋和其他科技物资。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表示,“科技活动周”对促进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府部门服务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缩小“数字鸿沟”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创新 助力经济
科技周期间,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要求,浙江省杭州市科技局围绕“创业创新,和谐发展”主题,组织在杭高校学生参加的科普服务小分队,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开展科技诊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浙江大学等20所大学中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成果展。
山东青岛“2009年科技活动周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围绕青岛市委、市政府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明确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工作重点,扶持企业依靠技术、产品和管理创新,度过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困难时期,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河南省科技活动周突出五个新特点,即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企业,组织500名科技特派员下乡入厂活动,动员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向企业开放;突出产学研结合,成立由15家产学研金融等单位组成的河南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突出科技惠及民生,开展减灾防灾、预防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传播,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突出科技服务粮食安全,开展麦田后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秋作物备播技术指导等;突出科技以人为本,开展公共科普。
资源开放 推广科普
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工程。为加强科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密切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中科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62个研究单位在5月16日对公众开放,由研究人员向市民们介绍科研成果,普及科技知识。
5月17日,全国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活动正式举行,各类从事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单位和相关高校的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究实验基地,包括各类仪器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数学数据中心(网)、科技文献中心(网)等科研基础设施,及非涉密性科研仪器设施、实验和观测场所以及科技类博物馆、标本馆、陈列馆、天文台和植物园等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让科技进步惠及广大公众,增强公众科学素质,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
统计显示,一年来,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和教育部直属大学向社会开放了430个场所,公众参与人数700多万人,为广大公众了解科学、参与和体验科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云南、黑龙江等地也举办了“金融危机与科技创新专题讲座”、“绿色进万家”专题科普游园会等活泼新颖、内容丰富的群众性科普活动。而四川省部分地震灾区县(市)则开展地震科普之旅,宣传展示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成都、绵阳、德阳、广元等地震灾区县(市)展示和推广了一批农村抗震节能住宅建设、次生灾害防治、灾区卫生与健康、灾后心理援助等新技术、新成果。
全国科技活动周于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举办,是全国参与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今年为第九届全国科技活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