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种茯苓没有巧,防旱、防蚁、除草是高产的三大法宝。”近日,驰名中外的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茯苓种植基地九资河村茯苓种植大户祝裕胜在他的茯苓基地向前来取经的20多位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传授秋季茯苓种植技术。
祝裕胜多次参加罗田县科协举办的茯苓生产加工培训,并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茯苓生产加工的技术经验,今年共种植茯苓3000多窖,收入3.5万元。由于他生产加工技术过硬,附近乡镇村的茯苓种植户在生产加工中遇到啥问题经常来请教他,在他的带动下,该村茯苓种植已达150多户,年种植茯苓10多万窖,年茯苓收入150多万元,人均茯苓收入2300多元,占人均纯收入的71%。
近年来外出务工农民纷纷返乡承包荒山、荒滩、荒水,大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带动了农村新一轮发展特色产业的热潮。为了解决制约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技术瓶颈,罗田县科协在全县12个乡镇设立科普服务站,并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到各乡镇对各类专业大户开展生产技能培训。该县白庙河乡周远春通过参加科协部门板栗技术培训,他自主研发的富硒生物菌肥,使他的500亩板栗园变成富硒板栗场,他生产的板栗以果大、味甜而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通过他的言传身教,该乡发展富硒板栗2000多亩,年为当地农民增收200多万元。
据介绍,今年以来,罗田县科协开办了栗、桑、茶、药、茯苓、食用菌等培训班20多个班次,为全县农村培训了科普“二传手”1000多人。这些“二传手”讲话通俗易懂,在田间地头现场手把手指导农民,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有身边的“二传手”及时点拨,省时又省力。广大农民兄弟亲切地称这些科普“二传手”是他们脱贫致富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