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揭晓 新华社发
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7日在北京揭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获奖个人和集体颁发奖章和奖杯。
获得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的分别是: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研究集体、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和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
中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获奖集体在近五年来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中有的在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了重大科学发现,有的为我国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或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的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据介绍,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工程研究集体2000年至2007年完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的预研、设计、建造与调试,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大规模、高能量、全离子加速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系统,它的实施对开展更广范围更高精度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尤其是重离子治癌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建立了以点轴系统、地域功能和空间级联系统等理论构成的地域开发理论体系,主持完成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等一系列影响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大规划,创建了我国区域规划技术流程和功能区划技术规程。
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成功完成了“煤制乙二醇”技术的百吨级中试和万吨级工业试验,技术世界首创,领先国际同类水平。
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颗伴随卫星,在神舟七号任务中圆满完成在轨试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主要研究成果达到同领域国际先进水平,已推广应用到多个在研航天型号,是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的新跨越。
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面向核电、水电、造船、高铁等重大装备工程,对大型铸锻件等加工技术进行系统创新,开发了国际先进的X射线实时观察、计算机模拟与中试实验相结合的可视化铸锻技术,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并在行业推广应用,为重型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2年设立,2003年首次颁奖,主要奖励近5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个人或研究集体。该奖项每2年推荐、评审一次,每届奖励不超过10个个人或集体,今年为该奖项第三次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