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关于开展第34届唐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作品征集的通知
“反浪费、倡节约,从我做起点滴谈”有奖征文启事
关于组织开展第28届唐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作品征集的通知
关于开展2006年自主创新科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十四届唐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征集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
2018年唐山市青少年信息学(NOIP2018)奥林匹克竞赛获奖情况
关于评选2005年度科协系统先进个人的通知
召开2006年科技工作者迎春茶话会的通知
关于开展2006年全国科普日唐山系列活动的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综合>>文件通知>>阅读文章
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添加时间:2010/8/2  来源:科学技术普及部  点击:3202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0年07月30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进一步推动全国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科协组织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前言

  科普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劳动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普事业,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科普工作的政策措施,科普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全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普组织体系和一定规模的科普人才队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普人才队伍快速发展,科普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2008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已达176万人,其中专职23万人,兼职153万人(含注册科普志愿者77万人)。科普人才队伍为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仍不能满足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需求,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专职科普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兼职科普人才队伍不稳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短缺,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水平科普人才匮乏,科普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瓶颈。

  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必须作为国家的长期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抓紧抓好。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普事业发展离不开科普人才的支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对科普人才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开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二、目标和原则

  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大力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切实抓好科普人才的培养、使用、开发,提升国家科普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目标:

  到2020年,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科普人才总量至少比2010年翻一番,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明显优化,地区布局、行业布局趋于合理;建设形成一批科普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的体制与机制。

  ——到2020年,全国科普人才总量达到400万人。其中,专职50万人,兼职350万人(含注册科普志愿者220万人);全国中级职称以上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普人才达到300万人,占科普人才总数的75%。

  ——大力培养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到2020年,农村科普人才达到170万人,城镇社区科普人才达到50万人,企业科普人才达到80万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达到70万人。

  ——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到2020年,各类注册科普志愿者发展到220万人。

  ——到2020年,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科普场馆专门人才和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端科普人才。

  原则:

  科普人才发展必须遵循“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国家人才发展指导方针,结合科普事业发展的实际,坚持“面向基层,专兼并重,提升能力,服务全民”的原则。

  面向基层——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企业自主创新、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和广大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大批面向城乡基层的实用型科普人才。

  专兼并重——遵循科普工作的发展规律,把发展专职和兼职科普人才队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发展专职科普人才队伍,挖掘兼职科普人才资源,不断壮大兼职科普人才队伍,完善科普人才结构。

  提升能力——立足科普工作需求,以用为本,注重在使用中培养各类适用、好用的科普人才,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各类科普人才各尽其能,着重提升科普人才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各类科普人才的素质。

  服务全民——统筹和协调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把服务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普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围绕发展目标,结合科普工作实际,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

  (一)农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农村科普员。扶持基层科协组织与涉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专业组织联合开设农村实用科普人才培训班,根据农村科普工作实际需要,培训村级科普员。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培训、指导科普员的工作,不断提高科普员的素质,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每年培训8万名科普员。

  ——培养农村科普带头人。发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的项目带动作用,加大对农村科普带头人的激励力度。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活动站等,采取培训、示范和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培训10万名农村实用科普人才。

  ——加强中西部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科普人才培养。鼓励东部地区的科普组织和培训机构,与中西部科普组织和培训机构合作,发挥民族院校的作用,加强双语科普人才的培养。

  (二)城镇社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社区实用科普人才。充分发挥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的项目牵动作用,加大专兼结合的社区科普人才培养。在科教进社区、卫生科技进社区、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社区科普大讲堂、社区科普大学、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活动中,培养造就根植基层的社区科普人才。每年培养社区科普人才2万人。

  ——发展社区科普员队伍。健全街道科协、科普协会,科普小组等社区组织。有效整合社区内及周边科普人才资源,建立社区科普人才共建共享机制,鼓励学校、学会、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的专业人才积极参与社区的科普活动,发展壮大社区科普员队伍。每年培训社区科普员3万人。

  ——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普场馆、科普组织、科技社团、社区科普学校、社区青少年工作室等,建设一批社区科普人才培训基地,定期对社区科普人才进行培训,组织其参与科普实践。

  (三)企业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培养和造就企业科普人才。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的作用,结合职工技能培训和“讲理想、比贡献”、“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培养和造就企业各类科普人才30万人。

  ——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大力培养企业科普人才。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职工科普教育活动等,加强企业科普人才的技能培训,为企业培养培训科普人才30万人。

  ——利用高校、研究机构、科普组织、科普场馆等各种科普培训资源,培养培训企业科普人才,为企业培养培训科普人才20万人。

  (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

  ——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到2020年,力争全国每所中小学至少有1名科技辅导员,县以上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至少有1名科技辅导员。

  ——培养农村和民族地区中小学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加强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科技辅导员组织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条件,稳定和发展农村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和民族地区开展科普服务活动。支持民族院校的师生参加民族地区中小学科普志愿者队伍。

  ——发展校外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结合“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丰富多样的青少年科普活动,着力建设和发展适应青少年课外科普活动的校外科技辅导员队伍。积极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非正规教育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及其科普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教育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加强校内与校外科技辅导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建设的重点适当向农村、民族地区倾斜。

  (五)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

  ——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建设。大力建设各级各类科普志愿者协会、科普志愿者服务站等组织,建设科普志愿者网站,加强对科普志愿者的培训,为各类科普志愿者成长和服务提供交流平台。

  ——发展学会等科技社团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学会等科技社团的科普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健全高级科技人才兼职做科普、带头做科普的组织形式和有效机制,促进科技人员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和支持学会等科技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组织会员积极参加科普工作。

  ——发展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在校大学生参加科普工作的组织机制,通过高校科协或学生团体组织,积极动员更多的大学生注册成为科普志愿者。通过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在校大学生参加科普工作。鼓励农、林、医、师等高校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等科普活动,加入服务“三农”的农村基层科普志愿者队伍。鼓励和组织民族院校师生参加民族地区科普志愿者队伍。

  ——发展离退休科普志愿者队伍。发挥各级科普组织、科技社团的组织动员作用,吸引离退休科技人员尤其是老专家、老教授参加科普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科普活动,在科普场所担任科普讲解员。

  ——广泛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以科普场馆为依托,利用举办大型主题科普活动的契机,积极搭建科普活动平台,为科普志愿者提供科普实践和服务的机会。

  ——建立应急科普志愿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科普志愿者动员机制,发展应急科普志愿者队伍。

  ——建立科普志愿者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已有相关奖项的激励作用,不断创新奖励机制,吸引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才加入科普志愿者队伍。

  (六)高端和专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高水平科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形成高端科普人才的全社会、跨行业联合培养与共享机制。重点培养一批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普场馆专门人才和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等方面的高端科普人才。特别要面向未来,培养大批文理兼容的优秀中青年高端科普人才。

  ——培养科普场馆专门人才。利用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等科普场馆设施资源,围绕科普场馆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重点培养急需紧缺的科普展览设计开发、科学教育活动组织策划、科学实验、场馆情报理论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科普专门人才。通过与高校合作,推动科技博物馆专业学科建设,培养本科生及专业研究生。与博物馆组织、著名科技博物馆、大学及研究机构开展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科普场馆人才的整体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建立科普场馆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选拔和人才发展机制,建设高素质科普场馆人才队伍。

  ——培养高层次科普创作与设计人才。加大科普创作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培育高水平科普创意组织,建设高水平科普创作与设计团队。鼓励国家人才计划支持的高层次科学家、技术专家团队积极投入科普创作与设计工作。

  ——培养科普研究与开发人才。实施科普研究项目资助计划,加大科普研究项目资助力度,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普研究团队开展科普理论研究。加强与国际科技传播界的学术交流,加大对具有国际视野的中青年科普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科普研究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营造激励科普研究的良好氛围,办好《科普研究》等学术期刊,定期举办科普理论研讨会和相关国际会议。

  ——培养科普传媒人才。推动科技界与大众传媒的合作与交流,组织科学家与媒体对话沙龙、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等活动,提高媒体从业者的科学传播能力。造就一批科学素质高、传播能力强的科普新闻、出版、影视、动漫等方面的高端科普传媒人才,特别要针对网络、移动通信、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兴媒体培养科普传媒人才。

  ——培养科普产业经营人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集聚、造就一批爱科普、懂市场、会经营的科普经营管理人才。

  ——发掘和培养科普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人才。发挥大型科普场馆、主流媒体、科技社团等优势,在组织实施科技传播与普及活动的过程中,培养造就一批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的骨干队伍。加大对科普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到2020年,将全国县(市、区)级以上科普组织与机构的主要科普管理人员至少轮训一遍。

  ——加强高端科普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支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组织、企业与相关机构建设高端科普人才培训、实践基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共同建设与科普相关的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

  ——中国科协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认真履行中国科协作为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重要职责,统筹协调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制定任务分解落实方案和实施办法,建立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

  ——加强与有关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国家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作为落实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方面。

  (二)优化环境

  ——围绕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重点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强各级科协和所属团体科普组织机构建设,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多科普实践的机会,通过不同方式向社会公众展示创新成果,探索建设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的新机制。

  ——鼓励和推荐优秀科普作品、展教品和优秀科普研究成果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中扩大对先进科普工作者奖励表彰比例;做好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的评奖工作;进一步加大中国科协繁荣科普创作促进计划的力度。

  (三)创新机制

  ——加大对科普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和参与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人才投入机制。

  ——创新科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机制。研究建立科技人才多元评价机制,探索将科普绩效纳入科技工作者业绩考核内容。健全科普人才的社会化举才荐才机制。推动建立有利于科普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技术职务的评价、晋级考核体系。

  ——进一步发挥科普类学术团体的服务和引导作用,积极引导科普人才向城乡基层积聚,发展壮大基层科普人才队伍。

  (四)夯实基础

  ——深入开展科普人才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科普人才资源培养与使用规律,探索科普人才发挥作用的机制,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根据培养各类科普人才的需要,依托高校、研发机构、大型科普场馆等建设一批科普人才培养、实践基地。采取联合协作、多方投入、共建共享的方式,建立完善科普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创新科普人才培训手段,建成面向基层、覆盖城乡的科普人才远程教育网络。

  ——建立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监测评估体系,集成科普人才信息资源,建立科普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建设科普人才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平台,定期发布科普人才建设状况和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报告。

相关文章
[ 文件通知 ] 关于举办第35届唐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终评展示活动的通知 (2019/12/23)
[ 文件通知 ] 关于举办唐山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教练员培训的通知 (2019/12/10)
[ 文件通知 ] 关于申报第35届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的公示 (2019/11/18)
[ 文件通知 ] 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标兵和优秀科技教师评选活动通知 (2019/11/14)
[ 文件通知 ] 关于第七届“河北省科普事业贡献奖”唐山市推荐人选的公示 (2019/9/24)
[ 文件通知 ] 关于举办2019年唐山市“全国科普日”启动活动的通知 (2019/9/6)
[ 文件通知 ] 关于举办2019年唐山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 (2019/9/6)
[ 文件通知 ] 关于开展 “我心目中的科技馆”有奖征文活动的通知 (2019/7/17)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