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秋天无病三分虚”。从中医来看,人的健康和气候、外环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进入秋天后,天气比较干燥,对人的新陈代谢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患病。到了秋季就是要开始滋补养阴了,这是开始储存能量的好时机。在秋季,得调理脾胃,为“秋冬养阴”打好基础。秋风秋雨渐渐凉,温度降低,人的抵抗力也会降低,要做好保暖工作,预防疾病入侵。
秋高气爽须防“燥”
立秋即秋季的开始,人们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也别忘了它还带来了时令主气——“燥”。
秋天万物成熟,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千树落叶、万花凋零的时节。此时自然界阳气日衰、阴寒日胜,雨水偏少、气候干燥,万物渐渐萧条。“阳消阴长,热去寒来”,人们体内的阳气逐渐内敛,阴精之气不断转盛,因此代谢机能也由盛转衰,开始进入低潮。
在北方多是秋阳暴晒的天气,而刚经受过夏天酷暑“折磨”的人们的体质,在初秋就受到酷暑和秋季干燥天气的夹攻,因此很容易致病。人们常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出血、皮肤干涩、咽干口渴、音哑、便秘、小便少等现象。还有的人会出现燥咳症状,如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
别让“肺燥”伤害你
中医认为:“燥易伤肺”。因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的最多的名词。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中,人体可由此产生诸多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之咳嗽,常为干咳无痰或胶痰难咳,谓之“燥咳”。鼻乃肺之窍,鼻干燥于秋之后尤为常见,喉、咽也分别是肺的门户和肺气之通道,秋燥袭击,往往会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肺又外合皮毛,秋季出现的皮肤干涩、皲裂,甚至毛发不荣,都和秋燥有关。
秋季养生以肺为先,故饮食以滋阴为宜。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辣味的食品是要防止太盛。中医认为“金克木”,即肺气太盛会伤肝,故在秋天要增加酸味的食品,酸味入肝,可增加肝脏功能,以抵御过剩的肺气侵入,根据中医这一原则,秋季人们一定要控制食用辛辣食物的习惯,以达到滋阴、润肺、防燥的目的。
秋季应该怎么吃
秋燥是四时气候的自然现象,也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然而我们可通过某些中药具有滋阴润燥、灌溉脏腑的功效,来弥补秋燥对身体的伤害。
减少甚至避免干燥的发生,其原则为滋阴润肺、不腻不燥,要少食煎炸食品,少食辛辣味之品,如辣椒、生姜、生葱等。适合秋季食用的食品很多,如百合、芝麻、核桃、红枣、莲心、桂圆、山药、白扁豆、藕、黄鳝、栗子、胡桃、花生等。药物有西洋参、百合、玉竹、沙生、麦冬、天冬、黄精、桑葚等。可单位运用,也可搭配运用。
尽管秋燥对人体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之法也颇多。秋天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量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银耳等。
“早秋”“晚秋”策不同
秋季前期:用于温燥的饮食养生方法要以清热滋润为主。饮食养生的方法应坚持二粥一汤的饮食方法,即早晚餐食粥,午餐喝汤,但粥汤的内容有所不同。传统养生学认为燥邪最易伤肺,在煮粥时加些切碎的梨块,有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秋季干咳少痰、失眠多梦者食用。煮粥时加些已用水发好的银耳,有滋阴润肺、养胃强身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及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及慢性支气管炎者食用。羹汤类则以西红柿蛋汤为佳,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并有利于消化吸收。
秋季后期:用于凉燥的饮食养生方法要以驱寒润肺为主。饮食原则除滋阴润燥外,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食物。食粥仍是主要方法,如:梨粥、百合粥、银耳粥都可食用,还可增加一些瘦肉粥类,如煮粥时加些瘦肉、皮蛋等,以补充蛋白质的消耗。还可进食栗子粥、桂花莲子粥、龙眼肉粥、红枣粥等,并多食一些温性的蔬菜水果,如南瓜、葱姜、香菜、桃、杏、大枣、荔枝、乌梅等。
编者按
秋天来了,很多人会觉得口鼻干燥、眼角干涩、皮肤发紧,这就是常说的“秋燥”。专家指出,秋天气候比较干燥,对人的新陈代谢会产生很大影响,加之秋季气温降低,早晚温差较大,稍不注意就容易患病。
本期刊发一组专家文章,从秋天怎样防燥?衣食住行该注意些什么?秋天吃什么好?有哪些注意事项等多方面为读者进行指导,以期让您的秋天更美好、更健康。
秋季养生四重奏
秋天,气候由热变凉,人体腠理由疏松转为致密,阳气开始潜藏于内。在暑往寒来、气候变化无常的“多事之秋”,人们的衣食起居要格外注意。
衣——
秋天温差较大,根据我国传统养生“秋不忙添衣”的观点,适当让身体“冻一冻”,有助于提高人体御寒能力。但“秋冻”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到了深秋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因生理功能相对较差,抗病能力较弱,不可一味追求“秋冻”,应适时增衣,尤其要加强头、背、腹、足等部位的保暖。
食——
秋天应少吃辣椒、花椒、胡椒以及葱姜等辛辣食物,尤忌如麻辣火锅之类大辛大热之品。秋天除适食时令蔬果之外,尤其提倡食粥,最好是将润燥之品与粳米或糯米同煮,既可补充营养,又能增液去燥,一举两得。
住——
入秋后,人们常会“秋乏”。这时应适当调整生物钟,做到起居有时,保证充足的休息,不要熬夜,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需要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肾病、胃病患者莫要“贪黑”,切忌过劳。室内可盆栽些花草,以调节空气湿度。中、晚秋入寝时要注意关好门窗,适加薄被,以防虚邪贼风侵入,发生伤风和中风。
行——
金秋时节,既是锻炼健身的好时期,又是饱览大自然风光的好季节。我国民间素有九九重阳登高的习俗,在此季节,宜外出登山旅游,并多到户外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还能增添雅趣,陶冶情操。在室外运动后,要及时擦汗、添衣,以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