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也就是说,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要适当晚睡早起,到户外散步,悠然自得地舒展肢体,使精神活动寄望于大自然中。
夜卧早起,起居有常。
古人称“睡眠”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
研究表明,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会出现“四自”功能,即:自我建设,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修复。尤其是春季,肝受到阳气生发的作用,容易肝火旺盛,肝脏又是将军之官,主疏泄,解毒。
由此可见,春季高质量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
《黄帝内经》曰:“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
因此,科学睡眠对我们的健康、养生非常重要。晚上21—23时上床入眠,最有利于血归于肝。且除要保证睡眠时长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睡前应坚持用热水洗脚;其次晚饭不要吃过饱,睡前也不要喝浓茶或咖啡;另外,要讲究睡姿,睡时应“卧如弓”,右侧卧,且睡眠方向以头东脚西为宜。最后,室内环境静谧,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均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睡眠有了保证,可“春困”也随之而来。古诗曰:“春眠不觉晓”,春天的觉似乎总也睡不够,白天也时常觉得昏昏欲睡、精神不振。为了不让“春困”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克服“春困”。
毛泽东保健医王鹤滨、国家药典执委周超凡的嫡传弟子,闫珉川就“春困”给大家一些建议。
具体方法是:一是要做到起居有常,每日宜早卧早起,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还要注意居室空气的新鲜流通;二要加强锻炼,每天起床后坚持到公园、田野进行早锻炼,持之以恒可精神饱满、神清气爽;三要平衡饮食,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满足春季因人体代谢旺盛而蛋白质需求的增加。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也可有效预防“春困”。这是因为“春困”与机体处于偏酸环境和维生素摄入不足有关,而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既可中和体内酸性产物,又可补充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