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官海(化名)现在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科技馆和天文馆。“这几年感觉可以带孩子去的科普的地方更多了,陪孩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学了不少东西,我感觉,这几年北京的科普工作做得越来越好了。”他的妈妈告诉记者。
确实如此。“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科普能力建设取得成效显著,科普活动蓬勃发展,科普资源日益丰富,统筹协调机制初步形成。这四个方面工作带来的最直观的体现则是,全市公民科学素养达标率的显著提升。据介绍,北京市公民科学素养达标率从1997年的4.0%,2002年的6.6%,2007年的9.2%上升到2010年的10.0%,远高于全国3.27%的平均水平。
正如市民所感觉到的,过去5年,北京科普能力建设大为提升,全市新增中国科技馆新馆、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等13所科技类场馆,500平方米以上的科普场馆面积由“十五”末的20万平方米增至31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科普场馆展示面积177.8平方米,显著高于全国每万人18.5平方米的平均科普场馆面积拥有水平。
此外,全市大力推进科技应用示范社区、创新型科普社区建设,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社区科普益民计划,386个城乡社区获得资助,基层科普能力不断增强。科普宣传力度大幅提升,市属主流媒体均开设了固定科普栏目,广播电视科普栏目的年播出时间由“十五”末的11074小时增至17280小时。科普创作能力明显提高,北京市出版科普图书种类约占全国的30%,多部作品获得国家级市级奖励。
在科普活动方面,“十一五”期间,北京围绕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等重大事件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针对公众对重点领域、重要科学问题的科普需求,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例如,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确定自2006年起实施“2810科普品牌活动”战略,并启动奥运科普行动计划。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围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通力合作,相互支持,充分整合行业科普资源,广泛开展北京科技周、社会科学普及周等2个经典科普活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三下乡等8个大众型科普活动和国际博物馆日、气象日、知识产权保护日等10个行业型科普活动。以这些科普活动为代表的500多项市级科普活动,活动覆盖不同人群、多个行业和全年12个月,形成了“行行有科普,月月有科普”的良好局面,年公众参与人数达上千万人次。
在科普资源汇聚方面,“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充分挖掘、整合首都科普资源,科普经费年度筹集额由“十五”末的10.5亿元增至17.8亿元。与此同时,北京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一方面,依托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科普培训基地,对全市科普管理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科普基地和社区的科普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另一方面,市政府有关部门结合各自的职责范围,开展专业领域的科普培训。例如,北京市教委开展科技教师的科普能力培训,文物局开展博物馆系统的科普能力培训等。目前,北京科普专职人员6472人,科普兼职人员36472人,注册科普志愿者15429人。
此外,北京市还推动首都20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重点实验室参与“雏鹰计划”“翱翔计划”等科技教育工作,建立了“科教合作,共育人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科学与文艺的结合,推出了科普话剧、科普广播剧、科普朗诵会等形式多样、市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初步形成完整的科普文艺“传播链”,扩充了科普工作内涵。
同时,社会力量兴办科普的势头不断发展。通过科普项目社会征集、鼓励院所开放、加强科研机构科普能力建设等工作,调动了社会力量兴办科普的积极性。例如,中国化工集团、联想集团、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兴办科普场馆,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和市科委联合共建奥运村科普教育园区,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开展科普事业的新格局。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科普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业也已初步形成。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北京加强政策引导,注重资源配置,强化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作用;完善科普表彰、科普管理、统计评价等相关机制;先后出台《北京市科普基地命名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北京市科普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十一五”期间,命名183家市级科普基地,成立了国内首家科普基地联盟;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一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参与科普,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科普工作的良好局面。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表示,总体看来,“十一五”科普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科普工作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