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协动态 | 关于唐山科协 | 科学普及 | 学会工作 | 宣传教育 | 工作综合 | 《唐山科普》
 范  围
 关键词
张玉江
心系“头顶库”
科技战线上的排头兵
殷启国:向创新要效益
琚行松:让科研为地方发展服务
陈杰:科技养殖不让须眉
汤建华:为科技事业发展当参谋
王志强:用责任延续幸福
执着的追求
默默勤耕耘,孜孜谱华章






当前位置:首页>>宣传教育>>科技人物风采
王希会: 做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添加时间:2009/11/6  作者:杨华 刘灵君  来源:滦县科协  点击:3273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王希会是滦县农业局蔬菜站站长,滦县科普专家咨询服务团成员。作为一名技术干部,长期以来,他一直扎根农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普及科学知识、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县农技战线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随着滦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特色农业也有了较大发展。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常常困扰着群众,有时还会给群众造成较大的损失。就拿温室大棚生产来说,滦县的生产模式大部分是春季种植甜瓜,秋季栽培西红柿。由于连续多年重茬,根结线虫病比较严重,很难得到彻底解决,农民损失比较大,一些大棚生产专业户纷纷问他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防治。为解决这个问题,王希会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多次向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教授请教。专家告诉他说,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只能休闲一年,冬季低温处理,经过冬天冷冻就好了。他想,这样做效果虽好,但休闲一年农民就会损失上万元,那怎么成呢?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王希会深知农业生产的不易,知道农民心里会有多急。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不能不探求下去。一次,王希会看到西李兴庄李海义的温室甜瓜线虫病很重,经过多方查阅资料,同时借鉴其他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就和他商量用高温焖棚的方法试一试。焖棚,正赶上三伏天,棚内温度高达五六十度。王希会每天都要到棚内查看温湿度,进棚就是一身汗,闷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但王希会并没有放弃。为了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他坚持了一周时间。当李海义告诉他这种方法效果很好,下茬西红柿半亩地卖了将近一万元时,他感到由衷的高兴。随后,王希会马上把这项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很快向全县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十多年王希会与农民一起摸爬滚打,不仅为农民增加了上千万元的收入,也增进了他们相互间的信任和真挚的感情,许多农民都把他当成朋友、贴心人。2007年3月初,华北地区遭受了一场暴风雪,当时是星期天,又是正月十五,他正在家休息,晒甲坨的一户农民给他打来电话说,家里的几个大棚都被雪压塌了,不知如何是好。听着他带着哭腔的声音,王希会非常着急,马上向局领导做了汇报后,立刻骑上电动车往晒甲坨赶。由于风雪太大,滦古路已经断交了,汽车根本没法走,幸亏他骑的是电动车,推一会儿骑一会儿的往前赶,大冷的天累得他出了一身汗,鞋子里也灌满了雪花。等到了大棚一看,眼前的情景太惨了:1000多亩大棚几乎全部受灾,严重的大棚已经倒塌了,许多大棚膜已经被风刮掉,只剩下残存的碎片在棚架上呼啦啦的随风飘着。老百姓有的在加固大棚,有的没心思干活在地头上哭。看到这一切,王希会忘了一路劳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田间雪地里指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加固受损大棚,修复倒塌的大棚,对受冻秧苗喷药保护,对冻死的秧苗及时补种。这样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由于又冻又累,晚上就开始感冒发烧,妻子劝他休息一天,等病好了再上班。但想到还有许多大棚户等着他去,不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措施老百姓就会受到更大的损失。第二天,他吃了感冒药又和其他人员一起到灾区指导棚户生产。由于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棚瓜依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的指导大棚生产,2002年,在棚菜集中产区晒甲坨成立了专家咨询门诊,每周一、三、五上午由王希会接待群众咨询,下午进棚指导,解决了群众生产中的许多难题,使小马庄镇的瓜菜生产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工作中他了解到,棚菜集中的古马村,由于技术原因,还是上茬西瓜下茬种玉米的老模式,效益并不高。为了提高古马镇的棚菜生产效益,今年夏天,王希会专门到古马村讲解温室大棚西红柿秋延后栽培技术,同时建议县相关部门和古马镇领导,在古马镇也成立专家咨询门诊,让古马村的大棚户有主心骨,敢于放心种植秋茬西红柿。然而就在开业前两天,由于连日劳累,王希会生病住进了医院。到了专家门诊开业的日子,他的病还没有康复,局领导劝他安心养病,让别人替他去。他想已经和农民约定好了,到这一天会有许多农民到门诊咨询,怎么能失信于民呢?顾不上头晕乏力,他坚持到专家门诊接待群众咨询。古马镇专家门诊开办以来,大棚户有不懂的技术找专家门诊,有不明白的问题找专家门诊。就是没有事,有的农民也愿意到门诊坐坐,谈谈种植计划、以后的打算。今年,古马村200多亩大棚有80%种上了西红柿,并获得大丰收,亩增收6000元以上。专家门诊不但非常受群众的欢迎,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和关注。今年6月份,为方便他下乡,古马镇还出资购买了一辆电动车,作为他下乡的“专车”。只要群众有要求,无论节假日还是工作日,无论早、晚,他都可以随时出发,只要群众有需要,他就会随时赶到。

    几年来,在解决了群众生产难题的同时,王希会自己的技术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被上级部门评为高级农艺师。从群众的喜悦中他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更增强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他的工作不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而且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他参加的科技项目两次获省科技成果奖,省农业厅科教兴农奖,多次获市政府、县政府推广奖,并被评为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首届科普事业贡献奖、唐山市先进科技工作者,连续多年被评为滦县科技兴农先进工作者。

    虽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点苦,但能够为广大农民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实现增收致富,王希会感到无比的欣慰,也从中得到了许多收获和快乐。谈到今后,他表示将会更加努力的工作,掌握更多的农业科学技术,为滦县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