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协动态 | 关于唐山科协 | 科学普及 | 学会工作 | 宣传教育 | 工作综合 | 《唐山科普》
 范  围
 关键词
张玉江
心系“头顶库”
殷启国:向创新要效益
科技战线上的排头兵
琚行松:让科研为地方发展服务
陈杰:科技养殖不让须眉
汤建华:为科技事业发展当参谋
王志强:用责任延续幸福
执着的追求
默默勤耕耘,孜孜谱华章






当前位置:首页>>宣传教育>>科技人物风采
郝臣:科技致富路,越走越亮堂
添加时间:2010/4/9  作者:董艳斌  来源:古冶科协  点击:4228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郝臣,古冶区卑家店乡的一位普通农民。1976年高中毕业后即扎根农村,在故乡的土地上努力实践着自己不平凡的梦想。期间,他报名参加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的培训班,多次赴省内外倾听各种农业专题技术讲座,学习农业种植前沿科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知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进行着各种种植实验。

    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自己由一名普通农民逐步成长为农业技术员、高级农艺师,成为了农业科技增收的引领者。   

    致富不忘乡邻,近年来,在自己实现的征途中,积极向同组、同村,乃至全乡、全市村民进行传经送宝,带领大家共同走上富裕道路,在区、乡两级政府和市、区科协的鼎力支持下,先后建立了村蔬菜科技组、卑家店乡蔬菜协会、唐山天然食用菌基地等农业生产互助组织,并于2007年成立了唐山市古冶区富民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创新进取,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俗话说:吃四个腿的不如吃两个腿的,吃两个腿的不如吃一个腿的(食用菌类)。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营养搭配的日益关注,食用菌开始被大量端上百姓的餐桌,正是看准这个商机,1989年,郝臣开始尝试改变种植品种,并在本村成立了食用菌研究组,一脚迈进了种植食用菌的大门。随着种植实验相继获得成功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满足市场需求,2002年,他在滦县雷庄镇建立了唐山食用菌基地,并于2005年自己培育出了白灵菇新品种——“新白1号”。 “新白1号”以其出菇时间短、品质好、抗杂能力强、产量高深受种植户喜爱,更以其味道鲜美而广受市场青睐,产品供不欲求。但他不满足现状,而是继续在新品种栽培上做足功夫。2008年,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究,菌棒覆土栽培实验获得成功,长出的白灵菇最大的达30多斤,仅此一项,就使每亩温室产值又增加了上万元。在品种开发过程中,他还注重生态农业理念的实践运用,如:对出完菇的菌棒又进行了农业循环利用,一部分直接作为有机质入田,一部分与西赵蔬菜实验场联合进行无土栽培实验,用废菌糠加炉灰渣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其保水性、通气性均优于其他基质,且有一定的养分。

    成功总是由失败奠基,多年来,他就是凭着骨子里的那股农民的韧劲,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2005年到2007年,引进实验糯玉米银香糯(即京科糯2000)8号、甜玉米金菲、美国白超甜玉米,种植百亩以上。2007年,引进新型有机保健水果雪莲果,因栽植较晚,缺乏经验,产量较低,以至于雪莲果是否适宜本地栽植都备受旁人质疑。他没有气馁,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大胆实践,科学管理,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克服了资金、技术等的困难,雪莲果的栽植最终获得成功,亩产量达6000斤,产值达1万元。为进一步增加亩产收入,他还进行了“雪莲果”与糯玉米套种实验,仅此一项,又使亩产收入增加500多元。在2008年秋季全市农展会上,这个项目受到了市领导的赞誉,并在全市推广。受产业链经济模式启发,如今,他正积极谋划,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并准备对雪莲果进行深加工成饮料等下游产品,提高产品增加值,为将来雪莲果的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示范带动,实现共同富裕

    2007年,郝臣个人出资十万元,注册成立了唐山市古冶区富民特色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雪莲果、白灵菇、超甜糯玉米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贮存、销售及技术服务和相关的农资服务。为了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带动的农户掌握甜糯玉米、雪莲果的栽培技术,他通过培训、咨询、发放资料等形式让种植户把好三关,即出苗关、病虫害防治关和采收关,在古冶、丰南、丰润、滦县等县区10个村对200多户种植户义务授课30多场次,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盘托出,与广大农户分享,他还走村串户上门为农户指导农户科学栽培,及时解决生产难题,手把手的教,耐心细致的讲,就这样由一户到一村,由一村到一片,带动了周边205户农民共同种植甜糯玉米2000多亩,“雪莲果”500亩。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他发现,由于大量的使用高浓度化肥,不重视使用有机肥和配方施肥使得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严重的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的品质,因此从2004年开始,他率先进行了日本酵素菌有机肥和土壤疏松改良剂“免深耕”的试用,在自己大面积使用获得成功后,又用事实带动广大农民朋友重视土壤的理化性状,防止土壤的老朽、板结、肥力下降,提高土壤的持续增产能力。此举,使很多农民转变了观念,认识到了长期大量使用化肥的危害性,进而重视了农家肥、沼渣、沼液等生物肥的使用,为农业发展食品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市场经济是勇者的天堂。为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种植农户的利益,他采取了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与陕西瑞肽公司签订合同,由公司负责收购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组织和栽培技术,农户负责种植,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赢。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由于陕西瑞肽公司资金问题,始终没能收购产品。为了不让种植户蒙受损失,他坚持重合同、讲信誉的经营原则,多方筹措资金把农户手中的雪莲果、糯玉米全部按合同以现金形式进行了收购,对部分产量低的农户还适当进行了补偿,使所有种植户的收益都得到了保障,亩纯收入达4000多元以上,农民跟着他走的信心更加坚定了。也正是由于这次挫折,使他开始“触网”,通过网上销售、礼品销售、产销对接等营销方式,最终使50吨糯玉米全都通过互联网售出,有了互联网拓展出的大市场,他带领合作社农民致富的决心更大了,路更宽了,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强了。

 

 精心培育雪莲果幼苗

    三、热心科普,无私奉献。

    独木难成林,虽然通过合作社经营模式,他已带领数百农户走上科技种植的致富路,但在他眼里,看到的是更多农民朋友们渴望知识、渴望富裕、渴望发展的迫切愿望。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他坚持把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的新技术,引进的新品种利用电视讲座、报刊、实用技术培训、科普大集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传授给农民,为农业科技普及,农民致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95年被古冶区聘为农业产业化讲师,在唐山电视台“帮您致富”栏目中进行科普讲座,传授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疏松改良土壤新技术、食用菌珍稀品种白灵菇的栽培技术等。2002年主编了乡农情月报,共出版了120期,免费发放2400份。每年利用冬闲在市、区、乡、村进行各种技术讲座培训30多场次,培训农民1000多人次。2009年,古冶区组织部聘请他对村干部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培训村干部百余名,并配合唐山市组织部电教科录制了农村党员远程电视教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一名农技工作的“土专家”,他的所做所为得到了父老乡亲和全社会的认可,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劳动模范、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被评为唐山市农村科普带头人,2006年7月28日在胡锦涛总书记来唐山参加唐山抗震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又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07年评为省农村科普带头人,2008年被评为唐山市十大杰出农民,2009年被评为唐山市科普带头人。

    成绩斐然不自满,无需扬鞭自奋蹄。面对着累累硕果和蒸蒸日上的事业,郝臣正以“敢与学者比水平,敢与勇者比成绩,敢与人才比贡献”的坚定信念,在广袤的土地上不断学习和探索农业发展新路,继续深入区县乡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宣传科技兴农与农业产业化知识,发挥着一个农村科普工作者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贡献力量。


覆土栽培长出的超大白灵菇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