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客车(空客)公司已组织了两届国际竞赛,主题是“让创意展翅高飞”,鼓励全球大学生为航空业贡献奇思妙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大学)老师郑祥明的教学思想核心是“让创意飞”,主张学生以想像力激发潜能。
这样的教学态度与航空创意竞赛的主题不期而遇。南航大学的5名学生组成的“凤凰之翼”代表队“闯五关斩六将”,从全球2600多名大学生组成的315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摘得空客组织的全球大学生航空创意竞赛总决赛冠军。
“凤凰之翼”代表队的创意源自其队员郑新原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其实很简单。我在上空气动力学课时突然想到:飞机起飞时形成的扰流可不可以利用?”郑新原回忆说。他是南航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当他在学校看到空客航空创意竞赛公告时,这个想法再次浮现。
“现在的大学生很有想像力,他们的想法经常天马行空,有时看上去不切实际。当他们最初跟我说这个想法时,我与很多人一样,心里有很多疑问。但作为老师,学生有想法、有创意,不能打击他们。我的态度是‘让创意飞’,飞飞试试”,“凤凰之翼”队的学术指导老师郑祥明说。
经过一番讨论和努力,郑新原和他的同学潘立军、吴贤美、刘雪松和徐凯的创意初见雏形——在机场设计并安装一个装置,利用飞机起降时的扰流进行发电。此后,他们决定将自己的创意命名为“凤凰之翼”。
风力发电技术已经普及,但在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机场环境下利用气流进行风力发电,是一个难点。他们最初把发电装置设计成风车形状,但这个方案很快就被否定,因为风车需要一定方向的风来带动风扇,而飞机起降时的扰流是紊乱的,无法稳定地带动风车。反反复复,费尽周折,他们最后确定的参赛方案,是沿机场跑道安装一系列叶形装置,利用飞机起降时的扰流发电。考虑到飞机起降安全,可借助遥感技术使叶形装置平铺在地上。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郑新原和他的同学们放弃了大量闲暇时间,忙于探索这种叶形机电装置的动力设计、数据推演和成本测算,最后还要用英语设计讲演和展示。
“过程很辛苦,但事后觉得很有价值”,刘雪松回忆说。他从小喜欢设计,特别喜欢设计鞋。通过参加南航大学组织的各种课余设计竞赛,他越来越喜欢自己所学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当你要把想法变成现实的时候,你才开始真正面对困难,首先要使你的想法变得具有可行性,其次需要有手段来实施。不过,年轻人在有了想法之后,是很有激情和动力的,潜力无限。他们为了参赛,甚至开始自学研究生课程,比如流场计算和预测”,郑老师点评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凤凰之翼”代表队在总决赛上的表现果然让评委们眼前一亮。评委之一、空客中国公司资讯总裁米晓春说:“这是一个最让人激动、最可行、最可能看到实际效果的创意。看得出来,他们准备得很充分,全面、综合地展示了他们的创意,不仅有数据支持、成本测算,还有可供实施的A方案和B方案。如果我是机场负责人,我一定会请他们来实施这个项目。”
“这次中国大学生进入总决赛,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同台竞技,用英语向评委介绍他们的科研成果,展示出新一代中国青年学生的风采,这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其他中国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米晓春说。“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中国青年一代的风貌,站在国际舞台上,他们不缺创意,不缺毅力,不缺知识。”
“我以后想设计无人驾驶的飞行器”,刘雪松开始憧憬未来。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他喜欢上了航空竞赛,一年参加一个,先是大学的,然后是全国性的,今年是国际竞赛……
“让创意飞吧,未来是你们的!”这是郑老师对学生的勉励,也是航空设计理念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