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火星那么大的石质天体,撞上一颗跟地球差不多的行星,将地壳和地幔砸得一塌糊涂,飞溅的碎片凝聚成一颗新的卫星……这样的事情可能不是太阳系独有。美国研究人员最近说,他们观测发现,50光年外的某个地方可能发生过类似的冲撞。
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地球在几十亿年前经历过一次这样的大冲撞,月球就是在这次冲撞中产生的。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观测了武仙座一颗编号为NLTT 43806的白矮星,发现其表面成分与众不同,可能是因为绕它运转的行星发生过类似的冲撞。
白矮星是恒星的残骸,体积很小、密度极大。研究人员通过光谱分析发现,这颗白矮星表面铝元素含量特别高,而铁含量相对较低。而按照恒星核反应的规律,情况应该是相反的,一般恒星的铁含量比铝含量高得多。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这颗白矮星表面其他几种元素的含量,包括硅、钙、镁、钠等等,这些元素都是在恒星中少见、但在地球等石质天体中常见的。
研究人员据此猜测,不到5000万年前,有两颗围绕这颗白矮星运转的石质行星相撞,大量富含重元素的物质被抛洒到宇宙空间,一部分落在了白矮星表面。
在这次冲撞中,较大的那颗行星可能幸存了下来,而且还可能因此获得了一颗新的卫星,就像地球得到了月球。由于距离太过遥远,按当前条件无法直接观测到这颗行星及其卫星,但有可能通过观测其他一些元素的丰度等间接方式验证其存在。
有关论文将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