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已经接收到“深度撞击”撞击器与坦普尔1号彗星相撞后传回的第一张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清晰的闪光。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综合新华社驻洛杉矶记者陈勇、驻华盛顿记者曲俊雅报道:太平洋时间3日22时52分,在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之后,美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终于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深夜时分,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发言人艾伦·比夫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在22时58分收到飞行器传回的第一幅图像,表明这次撞击在22时52分准时发生。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在喷气推进实验室里,项目科学家和工程师发出的一阵阵欢呼声,透过电话听筒传到记者耳中。
比夫说,这第一张照片是由“深度撞击”的飞行器在距彗核约8000公里之外,用其搭载的中分辨率观测设备拍下的,“现在,项目科学家还不能从这些照片中获得什么有意义的信息,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深度撞击’项目已经获得成功。”
这项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始于1999年11月1日。美宇航局于2005年1月12日成功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在撞击彗星之前,“深度撞击”号走过了4.31亿公里的漫长太空之旅,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1号“亲密接触”的激动人心时刻。
撞击器击中彗星的彗核后,会在其表面轰出“弹坑”,使其内部物质暴露出来供研究。据预测,撞击会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
科学家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他们希望借助“深度撞击”对太阳系诞生的过程有更多了解。但坦普尔1号彗星在太空中运动速度高达每秒30公里,“深度撞击”自己的运动速度也达到每秒20公里,还要释放出一个撞击器“打”中彗核,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撞击的成功,表明项目中的无人控制航天器技术完全达到了预想目标,”比夫说。撞击器在导航控制系统的操纵下,经过80万公里的自主飞行,其间三次发动机点火调整,最终精确地对准目标,这被“深度撞击”项目负责人里克·格兰米尔比喻为“在高速飞行的针上穿线”。
这次撞击带来的信息,可能涉及太阳系的诞生、地球上水的来源,以及地球生命的兴起,足够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分析。“30天后‘深度撞击’项目就将结束了,但其数据分析工作会持续好多年,”比夫告诉记者。(完)
7月4日,美国宇航局发布的照片显示“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 新华社/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