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消息
据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记者李亚红)北京市消协日前公布USB闪存盘比较试验结果。结果显示,消费者经常使用的金士顿、索尼等30种USB闪存盘普遍存在虚标容量问题,所有样品均未达到产品包装明示的容量,同时USB闪存盘产品的性能差异大,拷贝速度快慢差距悬殊。
据北京市消协介绍,本次比较试验的样品由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随机购买。样品来源涵盖北京市电器商场、超市、电子市场以及网络购物渠道,样品涉及30家企业生产或经销的标示存储容量为8GB和16GB的USB闪存盘产品。
北京市消协比较试验表明,在30个样品中,所有样品标称容量均与实际可使用容量不符,大部分样品的可使用容量在标称容量的93%以下。且企业未在产品包装或说明书中明示可使用容量,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无法根据标称确定实际可使用的容量。
此外,北京市消协介绍,闪存盘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主要被用来进行文件存储和文件交换。对于64KB大小的文件,30个闪存盘的拷入速度差距较大,平均速度最快的为每秒钟2.16MB,而最慢的速度为每秒钟0.15MB,相差近15倍。然而,即使是速度最慢的“U盘”拷贝速度也远高于国家标准要求。屈建辉认为,闪存盘的存储速度取决于选用的闪存芯片的速度,同样容量的闪存盘由于成本等原因而采用了不同档次的闪存芯片,其速度因此差别较大。
■相关解读
相关标准规定允许的误差范围太大
北京市消协副秘书长屈建辉介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U盘”的有关标准规定允许的误差范围太大。GB/T26225-2010《信息技术移动存储闪存盘通用规范》规定:“产品实际可使用容量大于标称容量的90%或者在产品包装上明示可使用容量”,即允许“U盘”容量误差在10%以内,如此大的误差范围,为生产者降低产品标准提供了保护。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表示,国家有关标准在制定时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应有利于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因此,北京市消协建议将GB/T26225-2010《信息技术移动存储闪存盘通用规范》中,USB闪存盘可使用容量允许误差缩小,读取、写入速度标准提高。
同时,建议生产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应同时明示闪存芯片的容量和可使用容量,并且提供读取、写入速度等真实的产品质量信息,保证标识信息与实际产品相符。
存在两方面技术原因
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U盘“缩水”情况,如果排除厂家人为故意“缺斤短两”外,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U盘与计算机相连接时,电脑内的驱动程序本身要占据U盘的一些内存,也就是说绝对的足量是没有的,即1G就有1024M或4G就有4096M,这是不可能的,因为U盘制作过程中,其自身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一般来说,1G的如果有990M以上,基本可以判断flash芯片是原装或拆卡原装,如果有980M以上,基本属于正常范围。
第二个“缩水”原因是目前国内U盘生产厂家所产的U盘标注内存容量的计算方式。U盘包装上写的8GB,这个B是字节,而电脑中显示的容量,是换算成俗称的G的数量,中间每一级换算,都是以1024进位,而不是1000进位的。硬盘上所标称的GB,意思是G字节,字节的进制为2的8次方,也就是1024。 换 句 话 说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标称8GB的U盘,其实际容量应为8,000,000,000字节。字节数除以三次1024,得到的结果就是GB数。按照这一计算,结果约为7.45GB,恰好是标称值的93%。
两种鉴别方式
为了在购买U盘时不被“缺斤短两”,一个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是:复制接近标示容量的内容到该U盘,比如,标示的是2G,那么就复制1.6G左右的内容(标示的是4G,那么就复制3.6G左右的内容,标示的是8G,那么就复制7.6G左右的内容),还要记住大致复制了哪些内容,以便稍后比较。
复制完毕,弹出U盘,再插到电脑上,打开U盘,看看刚才复制的内容是不是都在里面。如果都在,则说明标示容量是真实的,如果很多内容没有,则说明标示容量是假的。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复制完内容以后一定要弹出再插上,再看复制的内容是不是都在,因为复制的过程中,是不会提示磁盘已满或容量不足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要记住复制了哪些内容的原因。这种检测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方便,不用携带任何专门检测工具,其缺点是大容量的复制耗用时间较长。另外就是大家可以在网上下载,MyDiskTest等专门用来检测U盘容量的一些工具。
■新奇特
“无限容量”U盘
某企业去年发布了一款立意独特的“U盘”产品,名叫IUM(Infinite USB Memory Device),直译过来就是“无限容量U盘”。
名为“U盘”,实际上IUM是一款基于802.11n WiFi网络的无线直连设备,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让连接的设备(据称是任何支持USB接口的设备)把它看作一块U盘,但事实上访问的是网络上另一台电脑的共享文件夹。此时该U盘的容量就是“宿主”电脑的硬盘容量,用户可以随意设置大小。
瑞士军刀U盘
在日前开幕的CES展会上Victorinox公司(瑞士军刀的制造商)发布了一款容量为1TB的瑞士军刀钥匙链。这款产品有红、黑两种颜色,与之前该公司发布的U盘系列军刀不同,这款产品的U盘还带有一个液晶显示屏,据猜测其功能是显示剩余可用U盘空间等。这款产品预计将会在今年9月份发售,售价可能在3000美元左右。
■延伸阅读
“扩充盘”用了一次就“罢工”
“花四十五块钱买了个16G的U盘,只用了一次就不能用了,真是太气人了!”前天,家住山东菏泽高平路附近的小张反映。
小张介绍,前些天他与朋友逛街时,看到东方红大街路边上有卖U盘的,而且价格很便宜,2G的10元钱,16G的才45元钱,于是他买一个16G的。为了验证U盘容量大小,第二天小张特意去了趟网吧。U盘插在电脑上,属性显示容量为16G,买到如此大容量的便宜U盘,这让小张非常高兴。可没过几天,小张再次在网吧使用时,U盘却打不开了。他以为电脑不识U盘,可接连换了四台电脑,又将U盘格式化一遍,最终还是没能打开。“后来,我去了一家电脑维修门市,人家说我买的U盘是废盘改装的,根本不能用!”小张气愤地说。
刘女士也有小张同样的遭遇。前段时间,她网购了一个150G的U盘,最初在电脑上显示150G,可当她把两部电影拷进去后,却显示U盘已满,查看属性发现,容量只有2G。刘女士不信,拿到维修店一测,证实确实只有2G,无奈,她只好把“150G”的U盘当做2G的U盘来用。
据介绍,刘女士他们买的这种U盘是“扩充盘”,是由已经损坏或小容量的U盘通过修改参数制作而成的,不仅消费者一时识别不了,初次使用时就连电脑也会被它骗过。而对消费者来说,买到“扩充盘”不仅花了冤枉钱,更大的危险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其存储文件会丢失。他提醒市民,购买大容量U盘,不要贪图便宜,一定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或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索要发票,以便于日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