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盘点世界奇异“天坑”
南极臭氧层破洞缩小面积为澳洲3倍
裂变在冰盖下 消失的格陵兰奇观
国内外专家学者研讨青海湖环境科学
揭秘《阿凡达》潘多拉星球:创作灵感源于地球
云有哪些类型
滑翔伞航拍地球:玻利维亚壮观火烈鸟群
大气运动风的形成
亚洲内陆荒漠化起源
是地球释放热量气体的裂口——火山口
当前位置:首页>>空间探索>>地球报告>>阅读文章
地球能量收支不平衡之谜:剩余能量存储海洋
添加时间:2012/2/2  作者:晨风  来源:新浪网  点击:2447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科学家们调用了美国宇航局“大地”(Terra)卫星搭载的“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实验”(CERES)设备近10年来的数据,涵盖从2001年一直到2010年。科学家们尝试从这些数据中找出地球大气层顶层在这一时间段内存在的净辐射平衡状况。

  云在地球能量收支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它们可以帮助为近地面降温或升温。这张画显示的是积雨云,它会将近地面的热量带走,从而帮助地面降温

  北京时间2月2日消息,一个由卫星专家和海洋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小组终于解决了困扰美国宇航局的一道难题:地球上多余的太阳辐射哪里去了?

  就在两年前,设在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发布了一份报告,他们发现卫星测量数据显示地球的热量收支不平衡,即地球接受到的热量和全球海洋升温的幅度似乎并不合拍。

  现在,美国宇航局似乎已经解开了这道谜题。研究人员们怀疑,他们之前采用的追踪热量从太阳抵达地球并被反射回太空全过程的方法是否存在错误?

  于是,一个国际大气和海洋科学小组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调用了美国宇航局“大地”(Terra)卫星搭载的“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实验”(CERES)设备近10年来的数据,涵盖从2001年一直到2010年。科学家们尝试从这些数据中找出地球大气层顶在这一时间段内存在的净辐射平衡状况。随后,他们又将这些CERES数据和地球大洋储热估算数据进行对比综合,这些估算数据来自3台独立运行的海洋探测器。

  他们的分析结果被包含在了一份由美国宇航局牵头的论文中,这篇文章发表在了《科学》杂志地球科学分册上。在文章中研究人员们指出,当将观测误差考虑在内时,事实上这些海洋和卫星测量数据是吻合的。

  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利博(Loeb)说:“我们所做的事情之一便是重新对误差作出更加精确的估算。当我们这样做了之后,我们发现有关丢失能量的说法并无法得到数据的支持。”他说:“我们的数据显示地球正在海洋中积蓄热能,其速率大约是每平方米海面0.5瓦特,并且没有显示出减缓的迹象。这些额外的热量最终将通过某种方式回到大气中并导致地球升温。”

  科学家们通常会同意这样的说法,即由于温室效应产生的大约90%的额外余热正被储存在全球的大洋之中。如果这些余热被释放回大气,每平米0.5瓦特的储热将导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0.3摄氏度甚至更多。

  利博表示这一发现表明在科学研究中采用多种测量手段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并且这一研究过程也显示出持续对我们现有的追踪地球能量流运行的方法进行改进的必要性。

相关文章
[ 日月星辰 ] 太阳风暴,能像预报天气那样预测? (2017/4/13)
[ 日月星辰 ] 2014年天象“谢幕”之作小熊座流星雨23日夜空绽放 (2014/12/22)
[ 日月星辰 ] 流星雨、日环食等四大天象齐聚5月天宇 (2013/5/3)
[ 地球报告 ] 科普:地核温度有多高 (2013/5/3)
[ 日月星辰 ] 爱因斯坦再次胜利:时空本质平滑而非泡沫状 (2013/1/15)
[ 日月星辰 ] 2013最亮彗星亮度超月亮:明年11月肉眼可见 (2012/12/19)
[ 日月星辰 ] 众包模式助力研究:科学家请你解决暗物质之谜 (2012/11/22)
[ 日月星辰 ] 科学家观测恒星死亡:揭示太阳系未来命运 (2012/11/19)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