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亚洲内陆包含了北半球最大的荒漠区。这些荒漠是何时形成的?为什么?这一直是科学界广泛关注但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中国科学家通过研究黄土高原西部的堆积,提出这些荒漠至少起源于2200万年前,比人们以前认为的至少提前了1400万年。
在亚洲中部今天广阔干燥的荒漠地区,在几千万年前曾有河流存在。后来,碰撞的大陆吞没了古地中海,青藏高原隆起,喜马拉雅山开始伸向天空,隔断了来自印度洋及其它海洋的湿气,使气候变得非常极端。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郭正堂等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中国北方黄土高原西部发现了一套厚达250米、多达231层的风尘堆积。根据这套堆积中记录的地磁极性变化和小动物化石,确定它的形成时代为2200万~600万年前。
郭正堂教授说,形成如此大规模且稳定的风尘堆积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大面积的干旱区作为风尘的来源,二是要有足够强劲的风来将风尘搬运到黄土高原。因此,这套风尘堆积揭示出亚洲内陆荒漠和亚洲冬季风环流至少起源于2200万年前。当时青藏高原的隆升、海陆分布格局的变化和全球变冷可能是亚洲内陆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他说,这套风尘堆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是时间跨度达1600万年的陆相风尘环境演化记录。这套风尘堆积临近青藏高原,为研究科学界所关心的区域和全球环境演化及青藏高原对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也在理解荒漠演化的机理和环境治理方面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