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设创新团队奖
――应大科学时代而生
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各奖项已经揭晓,但围绕大会的话题还在热议中,而话题之一就是今年首设的一个新奖项――创新团队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表示,这是我国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中,首次以创新团队为奖励对象而设立的奖项,是深化我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创新团队已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科学研究组织的主要形式。”陈志敏介绍,为了进一步激励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发挥科技奖励在推动科技进步、人才集聚、资源整合中的导向作用,奖励办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开展了创新团队奖励试点。
创新团队奖项有严格的规定,团队成员不超过15人,带头人不超过3位,团队研究方向应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目前来看,社会反响和科技界的反应都很好。”陈志敏说。
“我们很重视创新团队这个奖项,一直在关注它是否设立。”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说,由她和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郭亚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领衔的第二军医大学肝癌临床与基础集成化研究创新团队,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巡航导弹先进突防技术创新团队,获得了这个虽新设但呼唤已久的奖励。“现在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学科整合交叉性强,很多科研攻关光靠一两个人很难实现,创新团队正是适应现代创新活动的需要,奖项的设立是对团队创新的肯定和激励。”
王红阳院士的创新团队,最早可追始于1958年,由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院士创建,历经组建肝胆外科、成立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与研究所,直至牵头建设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胆专科医院,已经聚集起了老中青三代科学家。
“吴老是我国肝胆外科的重要创始人,郭教授主要做抗体工程研究,我主攻肝癌发病机制,我们三人有着很好的互补,将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紧密结合,共同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在王红阳院士看来,团队协作不仅使科研攻关有了更多的优势资源保障,而且大大推动了年轻科学家的成长。“我们团队15人中,有9位是4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队伍有很好的传承,并在传承中继续创新下去。”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也有同感,虽然他的嫦娥二号工程团队获得的是进步奖特等奖,而非团队创新奖,因为这个团队实在太庞大了――共涉及200多个研制单位、上万名科技工作者,他们的联合攻关、协同克艰已深入每一个环节。“嫦娥二号的成功表明了我国科技体制的成功,有了制度的保障,还要鼓励团队的协同配合。”
吴伟仁颇为自豪的是,团队不仅能攻关,而且在攻关中将年轻人推到了时代的前头。“我们以项目带动、工程带动,大胆启用年轻人,让年轻人挑大梁,给年轻人压担子,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为我国深空探测事业培养和积累了一大批人才。”
有专家指出,将面向个人的考核激励制度,改为对整个科研团队的考核激励,优秀的团队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当前科研激励制度的弊端。不管是王红阳的15人创新团队,还是吴伟仁的万人探月工程队,他们的经验和成功表明,在大科学时代,科研攻关不再是单打独斗、独来独往,大团队模式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和潮流,而且,这个潮流中的后浪推举着前浪,使年轻科研人员在传承创新中成为时代弄潮儿。(记者陈海波 )
基础研究要大突破
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颁布,国家自然科技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是该奖项自2000年以来的13年中第9次出现空缺,这已成为多年的遗憾。但如果不将目光总盯在“第一”上的话,就会看到自然科技奖二等奖的获奖项目今年达到了41项,比2011年增加了5项,增幅达到13.9%。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奖要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这些重大科学发现必须符合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的三大标准。
如此看来,国家自然科技奖的一忧和一喜恰好反映了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现状――基础科学研究的状况正在逐年改善,但“开山立派”、“开辟鸿蒙”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仍未出现。
读一读今年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项目名称:“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低维强关联系统中的奇异自旋性质理论研究”、“‘高能电子宇宙射线能谱超出’的发现”、“低维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学研究”、“特征结构导向构筑无机纳米功能材料”……这些名称拗口得让人心生畏惧,要弄清楚它们的用途就更难了。
但基础研究的魅力就在于“一旦取得有显示度的结果,就有可能产生划时代的效果。”这是师昌绪院士的论断。也是近年来基础研究逐渐得到重视的原因。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得国家财政拨款140亿元,当大家还在为自然科学基金进入“百亿时代”兴奋不已时,2012年,这个数字又悄无声息地迅速翻滚至235亿元。这种重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前都嘀咕见效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冒泡’,现在搞基础研究都理直气壮地拿上台面来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说,这种观念上的改变让人欣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说,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项目水平普遍都有提高,这是获奖数量有所增加的原因,也反映出我国近年来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
但已经“悬空”了9年的自然科技一等奖,还是让人不免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重大原创性成就缺乏的事实焦虑。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在基础研究领域追赶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的基础研究,何时才能突破“量变”到“质变”的关口?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两院院士郑哲敏认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自由探索”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基础研究领域弥足珍贵。郑哲敏特别强调,做好基础研究,宽松的环境最重要,“应该给予经费支持,但不要老叫他‘交答卷’。”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及发育生物学家朱作言则说:“事情总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如果没有人做前面的潜心积累工作,后面的人就永远跟不上去。”在朱作言看来,中国的科技发展应给基础科学研究以更大的空间。(记者詹 媛)
民生科技力唱“主角”
关注民生,是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的一大特色,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和服务大众的文化产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其中,农业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农业领域项目获奖21项;科技进步奖环保领域获奖的4个项目中,涉及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的有3项;涉及健康的医药领域获奖项目增多,如前列腺癌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等。
科技改变生活,也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实惠。远距离、大容量输送能力不足导致电力紧缺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一些城市每到用电高峰期,不得不对居民进行“拉闸限电”,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由国家电网公司等攻关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今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工程投运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累计向华中地区输送火电185亿千瓦时,极大缓解了华中地区严重缺电局面。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发社会的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今年,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攻关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创建及其观测研究和试验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此项目经过1000多名科技工作者20年的艰苦攻关,构建了我国生态环境领域野外台站网络平台建设的理论体系,系统发展了我国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理论体系,有效组织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关键技术及其示范模式。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的成绩。农业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农业领域项目获奖21项。如“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重要动物病毒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信息化引领文化产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如“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装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等“新一代电视台网络化制播系统及重大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些技术的发展,给老百姓带来更好的视听享受。
今年医学领域的获奖项目令人眼前一亮。由中华泌尿外科学会候任主任委员、“973”首席专家孙颖浩教授和他的团队历经20年的攻关,“前列腺癌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其关键技术的应用”项目取得突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他们研发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试剂盒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推广应用。这种试剂盒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快速、简单,而且相对于到医院的费用大大降低。
另外,在卫生健康领域,“修复周围神经缺省的新技术及其应用”,“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临床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肿瘤分子生物治疗新靶位、新策略、新药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抗关节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与药效评价方法的创新及产品研发”等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为神经缺省、肺癌、肿瘤、关节炎等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记者袁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