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中国科技馆新馆奠基[组图]
英特尔发布新品奔腾D P4将光荣退休
欺骗眼睛的“诡计”:“会动”的幻觉图片
神舟六号开始总装 今年9至10月发射
动物眼睛看到的世界什么样?
“神舟六号”航天员生存环境揭密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学实验
共同关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日本展出全球最小人形机器人
北京市科委积极探索软件领域自主创新的新机制(1)
当前位置:首页>>今日视点>>今日视点>>阅读文章
全国科技大会召开
添加时间:2006/1/11  作者:admin  来源:中新网  点击:3580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中新网1月9日电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目前级别最高的科学技术奖励,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颁奖。获奖者都是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从200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开始,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王永志、刘东升先后获得了500万元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

  说起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可能很多观众是从近几年的报道中才逐渐了解到,其实,早在50多年前,我国就建立起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
从1950年到1966年,国家先后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等重要条例,初步创建起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像“原子弹”、“氢弹”等重大发明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1978年开始,我国对于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的科技奖励条例。而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则进一步奠定了科技奖励制度的法律地位。
  1979年至1999年的20年间,我国的科技奖励制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继有6万多人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奖励科技成果12582项。
  90年代末,奖励项目过多,部门、地方和境内外社会力量重复设奖等问题都影响了获奖项目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些情况,1999年国家对科技奖励制度再次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了部门设奖,调整奖项设置,增设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目前级别最高的科学技术奖励,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颁奖。获奖者都是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从200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开始,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王永志、刘东升先后获得了500万元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3年12月20日,新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对奖项设置再次调整,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增设了特等奖。加大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特别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科学技术项目的奖励力度,赋予他们更高的荣誉。2003年度科技进步奖的特等奖就授予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
  2005年及今后一段时间,为适应科技发展战略调整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还将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及其评审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将重点建立科技网络推荐系统,引入海外专家参直接与网络评审,并调整自然科学将奖励方向,以项目奖励和人物奖励并重,加大表彰工人、农民的技术革新成果,并正式将科普工作纳入到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励范围。成立科技奖励监督委员会,保证国家科技奖励的公正性。

相关文章
[ 今日视点 ] “立夏”和“入夏”是一回事吗? (2017/5/8)
[ 今日视点 ] 喝醋能软化血管?别闹了! (2017/5/3)
[ 今日视点 ] 细菌竟能捍卫你的美食? (2017/5/2)
[ 今日视点 ] 今日谷雨,这些健康知识,你知道多少? (2017/4/20)
[ 今日视点 ] 虚拟现实:离大众还有点远 (2017/4/13)
[ 今日视点 ] 食物搭配真的有禁忌吗? (2017/3/10)
[ 今日视点 ] 吃粗粮,有讲究 (2017/2/15)
[ 今日视点 ] 我们的手机号码为什么是11位? (2017/2/14)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