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中国科技馆新馆奠基[组图]
英特尔发布新品奔腾D P4将光荣退休
欺骗眼睛的“诡计”:“会动”的幻觉图片
神舟六号开始总装 今年9至10月发射
动物眼睛看到的世界什么样?
“神舟六号”航天员生存环境揭密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学实验
共同关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日本展出全球最小人形机器人
北京市科委积极探索软件领域自主创新的新机制(1)
当前位置:首页>>今日视点>>今日视点>>阅读文章
7日立秋:仍处伏天 当心“秋老虎”发威
添加时间:2013/8/7  来源:新华网  点击:2622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8月7日16时20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预示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专家提醒,由于今年秋后还有一伏,公众要当心“秋老虎”发威,注意采取措施避暑降温。

  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介绍,今年“三伏天”共计40天。虽然7日立秋,但仍处在“中伏”和“末伏”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

  气象专家也表示,从气候特点看,立秋时节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因此,民间有“秋老虎”之说。立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依然很高,尤其是江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高温少雨天气将持续,局部地区气温仍将达到40-41℃,要小心暑气伤人。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天气,往往要延续到9月下旬的秋分节气,天气才会凉快下来。

  相关新闻

  甩秋膘渐成时尚

  秋季食补宜清淡

  又到立秋时,“贴秋膘”、秋季养生等,成了市民关注的话题。

  “甩秋膘”成时尚

  每到立秋,“贴秋膘”总会成为热门话题,然而记者最近发现,“贴秋膘”已经被“甩秋膘”抢了风头。

  “怎么把这一身‘膘’折腾下去才是我最关心的,哪还能去贴秋膘啊。”长春市民黄子伦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现在贴秋膘确实没什么必要,吃点黄瓜、喝点青茶,再适量做些运动,甩一甩秋膘倒是很必要的。”吉林省中医院养生专家闫凤杰说。

  “不贴秋膘贴肌肉”,也是眼下十分流行的说法。某知名健身机构教练宋洋说,这几天报名秋季健身班的人络绎不绝,很多人都是为了“甩秋膘”。专家说,无论“贴秋膘”还是“甩秋膘”,本质都是使人更健康。

  秋季食补宜清淡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到了秋老虎也来了,人们容易感到疲倦乏力。老人家常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十分适宜进补,立秋食补重在清淡和滋阴。

  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多喝点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食物。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此时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比如鹿角胶、阿胶等“划清界限”,否则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从中医角度讲,暑热伤阴又伤气,容易导致气阴两虚。暑热伤阴,适合用一些滋阴的药材,例如:麦冬、人参、生地黄;暑热伤气,适合用党参、北芪、白术、茯苓、薏米等健脾祛湿的药材。日常饮食中,菜心是众多蔬菜中的首选,菜心具有清热、开胃、祛湿的功效。

  秋季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所以,肥胖者更应注意减肥,应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红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此外,立秋后饮食上要增酸,要多吃些苹果、葡萄、山楂、柚子等偏酸、多汁的水果,少吃葱、姜等辛味食物。

相关文章
[ 生活小常识 ] 如何轻松补钙防骨松? 盘点补钙传言三宗“最” (2014/4/25)
[ 生活小常识 ] 吃菠菜补铁吸收率低 (2014/4/15)
[ 今日视点 ] 冰箱最不宜存放十种食物 (2014/1/8)
[ 生活小常识 ] 皮蛋胆固醇含量高 选购有技巧 (2014/1/3)
[ 生活小常识 ] 防小孩受到意外伤害 生活家电安全使用有窍门 (2013/11/11)
[ 生活小常识 ] 秋季防秋燥记住三要诀 多吃水果 (2013/10/18)
[ 今日视点 ] 7日立秋:仍处伏天 当心“秋老虎”发威 (2013/8/7)
[ 生活小常识 ] 专家:购买、服用维C银翘片需看准说明书 (2013/6/27)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