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低碳农业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在上海召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亮院士等人参加了论坛并针对如何在低碳农业中减排温室气体及消减面源污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据统计,我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总排放量的10.97%,是我国继能源后的第二大温室气体贡献源。而稻作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农田排放总量的40%,耗水约占全国总耗水量近50%,同时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低碳稻作技术是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巨大的减排潜力。
朱兆亮院士介绍,农作物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他指出,就稻田甲烷减排而言,要积极推广中期烤田的水分管理制度,提倡水稻秸秆在旱季作物生长季还田。此外,节水抗旱稻品种,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稻鸭共作等措施对于减少甲烷排放也有较好的效果。对于稻田氧化亚氮减排而言,使用硝化抑制剂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