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平安夜,行走在大街小巷的水果店,都会被各式各样的苹果及其包装占据了眼球。有写着“Merry Christmas”精致的包装盒,也有五颜六色的包装纸。圣诞节自西方传入之后,被抛弃其原本的传统,由最初的收集24个不同姓氏的人送的一角钱买一个苹果,来送给自己的亲人或爱人,以祈保平安。到后来果农们培育出带有心形形状,或者祝福字样的苹果,再到现在送苹果手机等产品。总之,圣诞节在中国与苹果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何同一个节日,东西方的庆祝方式就不同呢?而为何圣诞节到了中国之后就变成了“苹果节”呢?
心理解读
圣诞节(Christmas),每年12月25日,是教会年历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而在圣诞节的前夜,称为平安夜。传统的圣诞节的庆祝方式是装扮圣诞树,互送圣诞礼物,以及家庭聚餐等。圣诞节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传播到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开始吹起了圣诞之风,而在中国的传播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掀起了浪潮,并且还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圣诞氛围。
功能语境主义:同一个节日,不同国家的庆祝方式、节日的意义不一样,这主要是因为其所在的文化背景不一样。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一个节日。但是在中国,大多数人是没有基督教信仰的,这两种文化背景的不一致就决定了圣诞节在东西方的庆祝方式不一样,这也是功能语境主义的观点,认为对于事物的理解与分析应当动态地考虑整个行为事件及其发生的背景。因此,到了中国,圣诞节就被去除了宗教的色彩,但是某些原始的庆祝方式还是被保留下来了,比如说装扮圣诞树,以及互赠礼物等。但是,这些被保留的内容又具有中国元素,比如送的礼物中,最为流行的就是苹果。然而,那么多礼物中,为何选了一种水果?而那么多的水果种类,为何又独独选中了苹果呢?
语言的关系框架理论:过圣诞送苹果,也算是中国圣诞节的一大特色。这一风俗的流传是因为圣诞节‘前夜被称为“平安夜”,而苹果的“苹”与平安夜的“平”谐音,因此就有了在平安夜吃苹果,就会得到平安。此外,苹果的形状是圆的,也寓意着团圆,美满。因此,苹果从此就被赋予了平安的意义。这是人类大脑关系框架的结果,总是能在本来没有关系的物体之间寻求那么一丝联系,让它们建立联系,并且赋予一定的意义,最后它们的关系就变得紧密起来。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语言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语言让我们能够实现“平安”与“苹果”之间的等式,让我们能够想到苹果这个词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苹果圆圆的形状,颜色,甚至能想象到它的香味,它在我们口中咀嚼时的味道。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框架,才得以使人们实现从已有知识向未知事物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当然,它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谈虎色变”。
在不同的背景以及情境下,事物的意义可能就会发生变化。而语言具有使得事物建立连接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圣诞节到中国不是吃火鸡而是苹果,为什么不是送其他礼品而是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