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中国有哪些重要的自然灾害
我国七大自然灾害简述
气象知识趣味小览:世界气象之“最”
我国气候资源的特点
什 么 是 天 气 学?
可怕的“天灾”
生 物 气 象 学
变气象灾害为新资源
专门研究极地气候的气象学
黄山的气象景观
当前位置:首页>>自然世界>>气象万千>>阅读文章
变气象灾害为新资源
添加时间:2004/12/22  点击:3598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降服”雷电美国某工程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证明,雷电产生冲击力,可夯实松软的基地。日本借助雷电进行大面积爆破开采试验已获得成功。由于煤矿导电性强,利用雷电电荷还可以探矿。
  雷电发生的一瞬间,能产生大量的臭氧,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它可以吸收掉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表生物免遭紫外线的危害。

  雷电是一种巨大的声波,它可使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丧生。雷
雨后的空气显得特别洁净、清新,病菌含量可减少90%,将大大减少
植物病害的发生。同时,轰鸣的雷电所产生的巨大声波,还能震松土
壤,促进土壤中的有机肥料的分解,便于农作物吸收。
  雷电还是高效的“天然肥料”,雷电发生时,空气中的氮和氧电
离并化合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被雨水溶解成亚硝酸和亚硝酸盐,
降到地面化合成易被植物吸收的氮肥。
  雷电可引起地面与高空的电位差,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
用。有人模拟试验,发现闪电处理的豌豆比未处理的提前分枝,开花
期提前10天左右。玉米抽穗提前7天。可见对雷电潜在能源的科学利
用,将是人们今后研究的重大课题。
  “龙卷”发电由于龙卷中心的气压极低(达200百帕左右),风
速达100米/秒至200米/秒,气流猛烈地旋转,当涡旋直径为200米
时,龙卷中旋流功率达3万兆瓦,相当于10座巨型电站的功率。
  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人类如何模仿利用呢?空气动力学家严隽
森博士据此研制了一种龙卷风机模型:设想一个塔型可旋转的建筑,
四周全由板条间隔成方格的小窗,朝风的小窗开着,背风的关着。风
吹进塔后开始旋转,形成小龙卷风。塔底部装一个螺旋风动叶轮,使
发电机发电。这种龙卷风机发出的电能比同样大小的风动叶轮风车功
率高10倍。
  俄罗斯的科学家又着重研究了龙卷风以其巨大的力量把江、河、
湖、海水收拢,形成漏斗状旋涡,并升送到寒冷的大气层,水在那里
速冻而释放出热量的过程,并模拟利用。他们曾在人造龙卷风中心加
入水,不仅靠人造龙卷风的旋转力发电,而且把随龙卷风旋转而冻结
的水所放出的热量变为电能。计算表明,这种人造龙卷风在每小时消
耗60吨水后能产生2000兆瓦的能量。此外,还有的科学家提出了建造
太阳能龙卷风发电站的设想,功率可达100万千瓦。
  “积蓄”暴雨暴雨会产生洪涝,但是,暴雨又是一种重要资源,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暴雨作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更具有特别重要的
意义。问题主要在于暴雨并不能转变为水资源,而是可以形成很大的
灾害。
  如何减轻暴雨洪灾,主要在于就地蓄水,特别是把洪水积蓄在山
区,使之变成宝贵的水资源,同时也避免了洪水成灾。经验证明,工
程措施与生态措施并举,不但能保护自然界的蓄水能力,而且还可以
大大加强这个能力。利用这两种措施可以建设不同层次的蓄水工程。
  鱼鳞坑、水平沟与水平梯田等工程结合植树造林、培养植被是第
一层次,也是最基本的。由于鱼鳞坑等是小型贮水工程,规模小,工
程容易,故可漫山遍野到处挖掘,因为数量多,也可以形成很大的贮
水能力。
  第二层次是山间水库或塘坝。如在每10平方公里汇流区中修一个
或多个山间水库,使总库容达100万立方米,还可蓄往100毫米的雨水。
  第三层次是流域大水库。在1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内修一个或多个
总库容达100亿立方米的大水库,便可再蓄100毫米的雨水。

相关文章
[ 气象万千 ] 科普:春分节气的气候特点 (2013/3/20)
[ 气象万千 ] 春季天气多变 六种常见天气需注意 (2013/3/12)
[ 气象万千 ] 日落时刻奇特的绿色闪光之谜被揭开 (2013/1/21)
[ 气象万千 ] 科普:台风防御三字经 (2012/10/9)
[ 气象万千 ] 未来几天北方仍有雨雪 有利冬小麦返青 (2012/3/19)
[ 气象万千 ] 小冰河期”之辩:海冰融化导致超级寒流 (2012/2/17)
[ 气象万千 ] 极端天气何解?各国科学家说法不一 (2012/2/9)
[ 气象万千 ] 极寒凶猛 全球经历“最冷”冬天? (2012/2/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