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叶酸与孕妇喜欢吃酸食品
孕妇吃什么食物对胎儿发育有利
老婆怀孕了,准爸爸能做什么?
中国古代胎教思想
对胎儿明显有害的药物
一个小小的受精卵而衍生出的新生命
环境如何影响胎儿发育
胎儿好时光
八种食疗妙方缓解妊娠呕吐
五项全能准爸爸
当前位置:首页>>生活顾问>>优生优育>>阅读文章
未生育女性莫做无痛人流
添加时间:2008/8/12  作者:39健康网  来源:39健康网  点击:1597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近年来,很多医院纷纷推出“无痛人流”,很多女性也以为人流不再那么痛苦可怕,人流手术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痛感,想像力丰富的人还能在麻醉药的作用下做一个美梦呢!那么,是不是“无痛人流”适合所有的女性,我们不再需要做好避孕措施了呢?

  “无痛”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吸宫流产手术的基础上,加了异丙酚、笑气等全身麻醉,这样就能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人流手术。 由于使用短效麻醉药,因此人流结束后患者能很快清醒,就象是睡着了一样。当患者醒来时,手术已经结束,患者基本无不适的感觉。

  但是,尽管“无痛人流”相对来说更快速、安全、无痛,但也不是人人都适用,更不能经常做,尤其是未生育过的女性更要慎做“无痛人流”。

  首先,术中所用的麻醉药对呼吸系统有短暂抑制作用,必须在有极好的监测及抢救设施下才可施行。该术并非简单,而是属于一种高危手术,有严格条件与程序,有心脏病史、血压不正常或对麻醉药物过敏者应慎重采用此术。全身麻醉需要专业的麻醉师掌控,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及对麻醉剂的反应随时调整剂量,但很多医院并未在人流室配备专业的麻醉师,而是由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妇产科医生或者护士来给予全身麻醉。

  其次,在麻醉过程中,很少数人发生过敏等反应,需要麻醉医生的监护方可安全过关。但很多医院在门诊实施人工流产手术,很难做到麻醉医生在场的严密监护。

  再次,在实施“无痛人流”前必须禁食禁饮至少6小时,否则在手术或麻醉中会出现呕吐现象,严重的会产生误吸危险。但很多患者和医生由于对此重视不够,并未严格遵循这一点。

  目前人工流产手术仍然处于医生的经验操作,手术中观察不到器械对子宫的损伤程度。在普通的人工流产手术中,医生可根据患者对手术的反应来判断是否操作得当。但在“无痛人流”时,因为受术者痛觉、意识消失,若技术不熟练或操作粗鲁,即使术中极大损伤子宫内组织,受术者也不知晓;若麻醉药物用量过大致其呼吸停止则有性命之危。尤其是某些服用兴奋剂(摇头丸)的妇女,在非正规的医院做人流时就需要超大剂量注射麻醉药,极易发生呼吸停止威胁生命。

  其实“无痛人流”只是减轻受术者的痛苦,由它引发的并发症(诸如子宫穿孔、不完全流产、细菌感染等)几率并不少于其他方式的人流。有的年轻女性误以为“无痛人流”就不会带来人工流产手术的并发症,反复地怀孕后再来做无痛人流,其实风险很大。因为人流总要吸宫或刮宫,术中子宫内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术后要有一个慢慢恢复的过程。短时间内多次人流,易导致继发闭经、月经量减少、盆腔炎症、子宫穿孔,甚至终生不孕。因此,希望广大女性爱惜自己的身体,否则,有可能造成一生的痛苦,尤其是未生育的女性更要在平时做好避孕防范措施(如服用现代口服避孕药妈富隆),慎做“无痛人流”。

相关文章
[ 优生优育 ] 教育熊孩子,沟通比打更有用 (2014/10/17)
[ 优生优育 ] 怎样处罚犯了错的孩子? (2014/5/22)
[ 优生优育 ] 给孩子心理断奶,须从家庭教育入手 (2013/11/20)
[ 优生优育 ] 科普:儿童与父母同进餐更健康 (2013/7/16)
[ 优生优育 ] 科普:睡眠习惯差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2013/7/16)
[ 优生优育 ] 当心小孩夏季"冻"出病 (2013/6/27)
[ 优生优育 ] 超三成儿童被零食“伤”过 (2013/6/27)
[ 优生优育 ] 婴儿游泳脖圈有无隐患 (2013/5/31)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