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中国有哪些重要的自然灾害
我国七大自然灾害简述
气象知识趣味小览:世界气象之“最”
我国气候资源的特点
什 么 是 天 气 学?
可怕的“天灾”
生 物 气 象 学
变气象灾害为新资源
专门研究极地气候的气象学
黄山的气象景观
当前位置:首页>>自然世界>>气象万千>>阅读文章
专家揭示:空气质量优良为何难见蓝天白云
添加时间:2009/3/23  作者:钱炜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1224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近日京城大地春风拂面。风过后,天空却时常灰蒙蒙的,但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又往往是达标的。这就造成人们的疑问:空气质量优良为何还是见不到蓝天白云?是不是环保部门的数据不准确?正值世界气象日,记者就公众关心的上述现象采访了有关专家。

    灰蒙蒙的天,是因为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大气能见度变小,这在气象学上叫做“灰霾天”。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巡视员汪键对此表示,造成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是细颗粒物。

    据他介绍,目前,灰霾天气已成为中国东部城市空气污染的突出问题之一,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灰霾天气增加明显。在珠三角地区,灰霾天气有的已经占到了全年天数的一半,或者是一半以上。“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中国东部城市的大气能见度普遍下降了7—15公里”。

    细颗粒物的来源是什么?汪键解释说,首先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尤其是柴油车排放的炭黑。其次是二次污染,由一次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经化学反应转化,将形成硫酸盐、硝酸盐等细颗粒物。

    汪键指出,当细颗粒物已经成为中国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同时,与之相矛盾的现象便是,目前中国空气污染指数却并没有将其包括在内。目前的空气污染指数只有三项污染物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这就造成了二级天往往并非“蓝天白云”。

    他的话得到了来自学术界的认同。“空气污染指数不能完全反映大气环境质量,城市细颗粒物浓度居高难下,大气能见度得到广泛关注,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郝吉明在最近一次的公开场合指出。

    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有什么区别?答案从字面上便一目了然。更准确地说,颗粒物的直径在10微米以下,而细颗粒物则是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汪键告诉记者,相比前者,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其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微米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细颗粒物则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

    “如果按美国空气质量良好级别评价,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率达到91.6%%。”汪键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环保部将于今年启动空气质量指数的修订工作,要将细颗粒物纳入到评价体系。

    实际上,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国际社会就对中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有所争论。因为北京在2001年申奥时,承诺空气质量将达到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指导值。在世卫组织给出的指导值中,是分三个阶段来逐步实现最终的目标。北京依据的是第一阶段也就是供发展中国家参考的指导值。但世卫组织在2005年和2007年曾两次对其进行了更新提高了标准。因此,中国一直面临着要求提高空气质量标准的舆论压力。

    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早在1996年就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污染物浓度限值划分为三级。但在2000年,却反而降低了二氧化氮和臭氧的二级标准。

    相对于世卫组织标准趋于严格,两者差距愈加拉大。而此次的修订,汪键表示,将以世卫组织的最新标准为蓝本,“不过当然是参考第一阶段的指导值,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至于中国空气污染的另一大难题———臭氧,则将在多个重点城市开展常规监测,但何时纳入评价体系,尚未有明确时间表。

    将细颗粒物纳入环境评价体系,既是为北京奥运会的这场“标准之争”画上了一个迟来的句号,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相关文章
[ 气象万千 ] 科普:春分节气的气候特点 (2013/3/20)
[ 气象万千 ] 春季天气多变 六种常见天气需注意 (2013/3/12)
[ 气象万千 ] 日落时刻奇特的绿色闪光之谜被揭开 (2013/1/21)
[ 气象万千 ] 科普:台风防御三字经 (2012/10/9)
[ 气象万千 ] 未来几天北方仍有雨雪 有利冬小麦返青 (2012/3/19)
[ 气象万千 ] 小冰河期”之辩:海冰融化导致超级寒流 (2012/2/17)
[ 气象万千 ] 极端天气何解?各国科学家说法不一 (2012/2/9)
[ 气象万千 ] 极寒凶猛 全球经历“最冷”冬天? (2012/2/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