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城大地春风拂面。风过后,天空却时常灰蒙蒙的,但空气质量的监测数据又往往是达标的。这就造成人们的疑问:空气质量优良为何还是见不到蓝天白云?是不是环保部门的数据不准确?正值世界气象日,记者就公众关心的上述现象采访了有关专家。
灰蒙蒙的天,是因为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大气能见度变小,这在气象学上叫做“灰霾天”。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副巡视员汪键对此表示,造成灰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是细颗粒物。
据他介绍,目前,灰霾天气已成为中国东部城市空气污染的突出问题之一,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灰霾天气增加明显。在珠三角地区,灰霾天气有的已经占到了全年天数的一半,或者是一半以上。“与上世纪60年代相比,中国东部城市的大气能见度普遍下降了7—15公里”。
细颗粒物的来源是什么?汪键解释说,首先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尤其是柴油车排放的炭黑。其次是二次污染,由一次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经化学反应转化,将形成硫酸盐、硝酸盐等细颗粒物。
汪键指出,当细颗粒物已经成为中国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同时,与之相矛盾的现象便是,目前中国空气污染指数却并没有将其包括在内。目前的空气污染指数只有三项污染物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这就造成了二级天往往并非“蓝天白云”。
他的话得到了来自学术界的认同。“空气污染指数不能完全反映大气环境质量,城市细颗粒物浓度居高难下,大气能见度得到广泛关注,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郝吉明在最近一次的公开场合指出。
颗粒物与细颗粒物有什么区别?答案从字面上便一目了然。更准确地说,颗粒物的直径在10微米以下,而细颗粒物则是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汪键告诉记者,相比前者,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其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微米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细颗粒物则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
“如果按美国空气质量良好级别评价,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率达到91.6%%。”汪键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环保部将于今年启动空气质量指数的修订工作,要将细颗粒物纳入到评价体系。
实际上,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国际社会就对中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有所争论。因为北京在2001年申奥时,承诺空气质量将达到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的指导值。在世卫组织给出的指导值中,是分三个阶段来逐步实现最终的目标。北京依据的是第一阶段也就是供发展中国家参考的指导值。但世卫组织在2005年和2007年曾两次对其进行了更新提高了标准。因此,中国一直面临着要求提高空气质量标准的舆论压力。
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早在1996年就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污染物浓度限值划分为三级。但在2000年,却反而降低了二氧化氮和臭氧的二级标准。
相对于世卫组织标准趋于严格,两者差距愈加拉大。而此次的修订,汪键表示,将以世卫组织的最新标准为蓝本,“不过当然是参考第一阶段的指导值,因为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至于中国空气污染的另一大难题———臭氧,则将在多个重点城市开展常规监测,但何时纳入评价体系,尚未有明确时间表。
将细颗粒物纳入环境评价体系,既是为北京奥运会的这场“标准之争”画上了一个迟来的句号,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