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网站公告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搜索
 范  围
 关键词
本类热点Top10
中国科技馆新馆奠基[组图]
英特尔发布新品奔腾D P4将光荣退休
欺骗眼睛的“诡计”:“会动”的幻觉图片
神舟六号开始总装 今年9至10月发射
动物眼睛看到的世界什么样?
“神舟六号”航天员生存环境揭密
震撼世界的十大科学实验
日本展出全球最小人形机器人
共同关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北京市科委积极探索软件领域自主创新的新机制(1)
当前位置:首页>>今日视点>>今日视点>>阅读文章
我国水下机器人发现海底巨大“黑烟囱”
添加时间:2009/10/28  作者:胡浩  来源:新华网  点击:2381  
【 双击滚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 字体: 】 
   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海龙2号”在东太平洋海隆海底发现罕见巨大“黑烟囱”并成功取样,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能使用水下机器人开展洋中脊热液调查和取样研究的国家之一。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27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于10月23日使用“海龙2号”太平洋赤道附近洋中脊扩张中心,找到高26米、直径约4.5米的巨大“黑烟囱”,并用五功能机械手准确抓获约7公斤“黑烟囱”喷口的硫化物样品,顺利置放在样品框中带回科考船进行研究。

    海底“黑烟囱”是指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因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而得名。海底热液活动区被视为海洋科学近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寻找海底“黑烟囱”并对硫化物进行分析,也是“大洋一号”科考的重要任务。

    据介绍,“海龙2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高约3.8米,长宽均为1.8米左右,能最大提取250公斤的物品,是我国目前仅有的能在3500米水深、海底高温和复杂地形的特殊环境下开展海洋调查和作业的最高精技术装备。

    “大洋一号”21航次第一和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马维林介绍,“大洋一号”科考船于7月18日从广州出发,已完成第一、第二航段,目前正在执行第三航段任务。使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海底热硫化物调查是第三航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胡浩)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海龙2号”在东太平洋海隆海底发现罕见巨大“黑烟囱”并成功取样,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能使用水下机器人开展洋中脊热液调查和取样研究的国家之一。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27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于10月23日使用“海龙2号”太平洋赤道附近洋中脊扩张中心,找到高26米、直径约4.5米的巨大“黑烟囱”,并用五功能机械手准确抓获约7公斤“黑烟囱”喷口的硫化物样品,顺利置放在样品框中带回科考船进行研究。

    海底“黑烟囱”是指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因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而得名。海底热液活动区被视为海洋科学近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寻找海底“黑烟囱”并对硫化物进行分析,也是“大洋一号”科考的重要任务。

    据介绍,“海龙2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高约3.8米,长宽均为1.8米左右,能最大提取250公斤的物品,是我国目前仅有的能在3500米水深、海底高温和复杂地形的特殊环境下开展海洋调查和作业的最高精技术装备。

    “大洋一号”21航次第一和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马维林介绍,“大洋一号”科考船于7月18日从广州出发,已完成第一、第二航段,目前正在执行第三航段任务。使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海底热硫化物调查是第三航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关文章
[ 今日视点 ] “立夏”和“入夏”是一回事吗? (2017/5/8)
[ 今日视点 ] 喝醋能软化血管?别闹了! (2017/5/3)
[ 今日视点 ] 细菌竟能捍卫你的美食? (2017/5/2)
[ 今日视点 ] 今日谷雨,这些健康知识,你知道多少? (2017/4/20)
[ 今日视点 ] 虚拟现实:离大众还有点远 (2017/4/13)
[ 今日视点 ] 食物搭配真的有禁忌吗? (2017/3/10)
[ 今日视点 ] 吃粗粮,有讲究 (2017/2/15)
[ 今日视点 ] 我们的手机号码为什么是11位? (2017/2/14)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