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海龙2号”在东太平洋海隆海底发现罕见巨大“黑烟囱”并成功取样,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能使用水下机器人开展洋中脊热液调查和取样研究的国家之一。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27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于10月23日使用“海龙2号”太平洋赤道附近洋中脊扩张中心,找到高26米、直径约4.5米的巨大“黑烟囱”,并用五功能机械手准确抓获约7公斤“黑烟囱”喷口的硫化物样品,顺利置放在样品框中带回科考船进行研究。
海底“黑烟囱”是指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因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而得名。海底热液活动区被视为海洋科学近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寻找海底“黑烟囱”并对硫化物进行分析,也是“大洋一号”科考的重要任务。
据介绍,“海龙2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高约3.8米,长宽均为1.8米左右,能最大提取250公斤的物品,是我国目前仅有的能在3500米水深、海底高温和复杂地形的特殊环境下开展海洋调查和作业的最高精技术装备。
“大洋一号”21航次第一和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马维林介绍,“大洋一号”科考船于7月18日从广州出发,已完成第一、第二航段,目前正在执行第三航段任务。使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海底热硫化物调查是第三航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胡浩)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海龙2号”在东太平洋海隆海底发现罕见巨大“黑烟囱”并成功取样,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能使用水下机器人开展洋中脊热液调查和取样研究的国家之一。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27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中国“大洋一号”科考船于10月23日使用“海龙2号”太平洋赤道附近洋中脊扩张中心,找到高26米、直径约4.5米的巨大“黑烟囱”,并用五功能机械手准确抓获约7公斤“黑烟囱”喷口的硫化物样品,顺利置放在样品框中带回科考船进行研究。
海底“黑烟囱”是指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因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而得名。海底热液活动区被视为海洋科学近几十年来最为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寻找海底“黑烟囱”并对硫化物进行分析,也是“大洋一号”科考的重要任务。
据介绍,“海龙2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机器人,高约3.8米,长宽均为1.8米左右,能最大提取250公斤的物品,是我国目前仅有的能在3500米水深、海底高温和复杂地形的特殊环境下开展海洋调查和作业的最高精技术装备。
“大洋一号”21航次第一和第二航段首席科学家马维林介绍,“大洋一号”科考船于7月18日从广州出发,已完成第一、第二航段,目前正在执行第三航段任务。使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海底热硫化物调查是第三航段的主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