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元帅在新中国开始的阶段,领导了科技战线战胜了各种干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立了一批国家急需的研究机构,培养大批年轻的科技骨干,开展了科学和高技术前沿的研究,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大庆油田等为代表的光辉成就,开始了我国科学技术的第一个春天。
在聂帅诞辰110周年之际,重温他领导的这一段历史,我觉得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即使在各种内、外部条件已经发生根本改变的今天,聂帅的领导艺术、思想、以身作则的行为,仍然给我们很多启迪,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聂帅是从内心深处,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尊重知识分子,不论他的年龄、职称、出身、职位。只要努力为国工作,能够做出一点成绩,或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为他所知后,他都会给予关心和支持。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刚参加核武器的研制工作,是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当时我的职位、职称是不高的。现在是院士,当时是讲师。并且我的出身也不好,家庭关系极其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聂帅知道我身患哮喘,派人给我送来水果,希望我能尽快康复回到工作岗位。在以后的工作中间,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1966年最紧张的时候,我们刚在基地完成氢弹的原理实验,向他汇报工作,但见面后他第一句话,就是问我的身体怎么样?在“文革”中,我受到的冲击怎么样?他谈这些、做这些事情是非常自然的,十分的真诚。给我的感受是很亲切的,这是无形的激励,很高的期望,是对我的鞭策,这个我是终身难忘。
今天,和当年相比,社会对知识和科学的认识已经有了根本的提高。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在有些单位里,还是存在以尊重他的职称、他的学业出身、他的职位来代替尊重人才的倾向。而且,按照这些来分配科技资源,给项目的安排。这样就成为当前科技队伍很重要的指挥棒。一些单位和个人追求这些,而偏离了科学精神。听说有的人都花“重金”来公关选院士。
我认为这些倾向和聂帅所提倡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和领导的关注,想方设法地加以纠正。
尊重科研工作的客观规律
聂帅深刻认识到科研工作的客观规律。1958年“大跃进”所鼓动起来的狂热,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浮夸风”和“瞎指挥风”,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被抛弃,科学秩序遭到破坏,科学研究的氛围、环境受到影响。1961年,聂帅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并进行深入地调研,制订了著名的“科学工作十四条”,用这个整顿科技队伍,恢复了科研机构,使科学研究得以持续。这就保证了以后几年我国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了“两弹一星”任务的顺利完成。
可惜的是,“科学工作十四条”所强调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严密的科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文革”中遭到了更严重的破坏。直到今天,我们还能感受到这种破坏带来的后果,像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泛滥已经成为社会的毒瘤。
“科学工作十四条”虽然是根据当时的条件制定的,带有当时的特点。无疑,今天的条件和环境相比当年有了很大变化,出现的问题也和当年有很大的差异,但其中有些条文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启示作用。像第一条强调的,科研单位应该以“出成果、出人才”作为它的中心任务。第二条,要保持科研队伍的相对稳定。第五条,科研人员在科研当中应该发扬敢说、敢想、敢干,都要以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紧密结合的“三敢”、“三严”精神。第七条,要采取措施着重培养青年科技人员,对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和优秀科研人才,要着重支持,重点培养。第八条,科研单位要与生产单位、院校等加强交流,共同促进科技进步。第九条,在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上,要贯彻“勤俭办科学”的精神。第十条,科学工作中,要提倡自由辩论,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繁荣科学”的方针等。
今天在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科学和社会高度支持的情况下,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科研的外部环境已有了很大的变化,科研的投资和科研队伍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不符合科研规律、与当年类似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产学研结合现在仍然不够理想,协作精神有所削弱,学术争论开展不够广泛。“三敢”、“三严”的精神和创新精神也不够理想。科研资源浪费严重,不符合“勤俭办科学”的精神。这些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尽管我国的科技队伍和科技论文的数量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我们还没有和国力相称的、能够与我国人民期望相符的、原创性的科学技术成果。投入产出比,可能还不如聂帅当年领导的时期。
在缅怀聂帅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和继承他的遗志,克服一切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陋习,把中国的科学水平发展到新的阶段,为祖国争光,为人民做贡献。(本文为周光召在纪念聂帅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本报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