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平凡人物、 普通群众,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发生着许多平凡小事,正是这些平凡小事,透射出民族精神、时代特征和道德力量,感动着身边的人。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身边的感动》栏目,刊登本报记者深入采访发生在我们身边平凡人的平凡事,特别是普普通通的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献,即使是给人以点滴感动, 也会形成涤荡人们心灵的一种力量,倡导更多的人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认同者、实践者和传扬者。
“喂,李华吗?再过一个月我们这里就开始大规模种姜了,最少需要3台低空拖拉机,你可要按时过来呀!”
“没问题,我已经组织了4台车,耽误不了。”
3月22日,记者在山东省高青县大于家村见到“大学生农机手”李华的时候,他正在和农业部门商定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跨区作业的事儿。
“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这个说起来略显拗口的是特种作业机械,是“农机发明家”李华的新发明——它既保持了拖拉机原有的特性,又降低了高度,解决了一般拖拉机不能进大棚作业的矛盾,有着极大的推广价值。
春耕当下,对大棚种植户来说,李华的新发明解决了燃眉的难题。在高青县农机局农机监理站站长张洪看来,大棚空间低,不便使用机械化耕作、种植,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大棚内湿度大、温度高,种植户容易患上诸如腰腿痛、关节痛等病症。
由于新发明的独特优势,现在李华每到一处作业,人们都争相使用,甚至购买这种拖拉机。于是,李华开始为用户定制低空间拖拉机,并已卖出20余台。“以前是我一枝独秀,忙时忙、闲时闲。现在,我正准备这20多户群众成立一个低空间作业拖拉机合作社,根据各地农时不同、种植作物种类不同,随时改进设备,不断组织跨区作业,把低空间作业拖拉机的事业做大。”
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让这个发明家有了几分得意感。但别人不知道的是,在新发明背后,李华付出了多少汗水。
1998年,李华从山东工程学院电气机械系毕业后,放弃了在城里就业的机会,主动回乡开了一家农机维修店铺。这个“爱琢磨”的年轻人,由此开始了自己“别样”的创业路。
大于家村是大棚种植专业村,大棚普遍低矮,一般拖拉机难以作业,大棚内耕地、挖沟等繁重农活,让种植户非常辛苦。种种难题不断“折磨着”李华,他反复琢磨,尝试发明一种新机械解决这个问题。
早在2001年3月,李华花4.7万元购买了一台上海SH-50050型拖拉机进行改装。为降低车高,他把后车轮轮胎换成潍坊12拖拉机的人字形走步轮胎。拖拉机明显变矮了,并且马力一点儿没变。但当他把改装后的拖拉机开到大棚前测试时,却发现矮度远远不够。查资料、画图纸、购机器、搞实验,那段时间,李华和支持他的父亲忙的不亦乐乎。
为了开阔思路,李华又花4000多元买回了一台电脑,在网上探寻路子。终于,李华想出了降低拖拉机高度的办法。2001年9月,第一台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诞生了。
此后每年李华都要根据使用情况改进:2002年他把和低空作业拖拉机配套的旋耕犁加宽,使耕地效率提高了一倍;2003年在拖拉机两后车轮上分别增设了手动刹车装置,实现了单边制动,极大方便了拖拉机掉头拐弯,节约了时间,每天至少多耕5亩地;2005年,又研发出了与低空间拖拉机配套的西瓜开沟机,原来西瓜开沟都是人工,每亩的人工费用为120多块钱,而用西瓜开沟机每亩地为50元,而且土地的平整度高,墒情好。2006年成型拖拉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让大于家村大棚种植户于洪庄爱不释手,他算了一笔账:“我种了一个2.6亩的大棚,西瓜、菠菜轮作,以前都是人工刨地,要3个壮劳力忙活3天,光人工费就要200多块钱。用上低空拖拉机后,原来需要两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用不了十分钟。而且耕一亩才40元,一共只需104块钱,节省了100块钱。同时,用低空间作业拖拉机耕地与人工刨地相比,一亩地多收300来斤菠菜,按每斤5毛钱算就是150多块钱,耕地的费用就出来了。”
高青县科技局局长许延辉的话更印证了于洪庄的话:“低空间作业拖拉机满足了大棚等低空间环境的作业要求,并能配用耕、耙、播等农机具,完成各种田间作业,解放了大棚种植劳动力,提高了大棚作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