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12所高校的师生参与到以“未来与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10北京国际科普节系列活动暨“低碳我们在行动”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那么——
5月15日,以“未来与低碳发展”为主题的2010北京国际科普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低碳我们在行动”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12所首都高校的师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在“低碳”概念越来越热的今天,大学生做了哪些尝试?又应该如何践行这个概念?
奇思妙想 力求创新
在大学生创作的环保创新作品展现场,记者看到大学生们开动脑筋,从停车证的设计、展品展示设计、现场发放废旧自制软盘记事本、拒绝一次性餐具及水杯等各细节,处处倡导低碳理念。
在展厅正面的墙上,挂着一幅令人揪心的油画:一只濒临死亡的骆驼露出了苍白的脊骨仰望天空发出最后的嘶鸣……创作者告诉记者,他们是从核试验的图景中攫取了创作灵感。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的宋征介绍,在研究会领导的启迪下,大学生们摒弃了用铁架、木板展示图片的方法,选择了将一张张反应节能减排的摄影作品贴在可循环利用的纸箱上。
展厅中展示了部分造型奇特的雕塑,据介绍,这些雕塑的原材料全都是用尾矿的废弃石料加工而成的。这其中,一件名叫《对话》的雕塑吸引了观众。雕塑左半边是中国传统的爵,右半边是西方现代的高脚杯,而爵和高脚杯的造型有如男人和女人。挂在展厅一角的两件“唐装”也令人眼前一亮,废旧的《辞海》和报纸成为服装的材料。
据悉,在活动中,还将举行“未来与低碳发展”“大学生环保作品及成果转化”“环保政策与绿色经营”等论坛。“青年大学生知识广博、充满朝气、思想认识趋于理性、践行低碳热情高涨,有着‘承前启后’的社会责任,是‘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和先锋力量,是最好的的践行者、宣传者。”宋征说。
了解国情 积极参与
为让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低碳发展是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了解国家近期节能减排的政策是青年学生发展的导向,号召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节能减排40%—45%的目标建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高速增长年均达8.9%,位居世界第二,而世界能源总增长速度在经济平稳正常发展的年份也不过是2.5%。我国GDP总量占全球的7%,但能耗却占到全球的17%。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据周大地介绍:“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应当从国情出发,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我们首先要明确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大幅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其次,低碳经济需要发展方式转变,低碳能源特别是低碳燃料,会产生更高的能源成本,将制约公平服务;第三,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技术措施,原则上要立足于限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需求,内容包括:节能放在首位,防止砍伐森林,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的恢复土壤植被、扩大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固碳能力、要从国情出发确定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的重点,调整的方向应优先发展核电、水电、天然气,要重新设计我国的消费模式,防止盲目被动的受市场推动,要建设基于轨道和大容量公交的高效交通系统,加快清洁交通工具发展,要全面提高建筑物能效水平,开创有中国特色的低能耗建筑物的建设和运行体系等。争取在2030年后,我国能源增长需要基本依靠非化石能源,以非化石能源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
“下一阶段我们着力要做的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积极应对,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发展,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着重强调。
广泛宣传 遵守公约
在启动仪式现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北京外国语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国际关系学院模拟联合国等协会的学生代表,联合签署并发布了《首都大学生低碳生活公约》。
据介绍,《公约》的主要内容有:承认地球气候的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人类活动已大幅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这一变化增强了自然温室效应,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了不利影响,令人感到忧虑。要认识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而且势在必行,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要意识到,大学生群体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及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历史新使命的承担者,应该走在低碳生活的前沿。《公约》号召大学生投身低碳事业,提倡实行并向社会大众宣传低碳及LOHAS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