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世界多个地区遭遇了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带来的各种灾害。北半球多国入夏以来遭遇历史罕见的酷热,热浪和洪水侵袭多个地区,南半球多国则出现罕见低温天气。
长期以来,一大批科学家都在寻求天气—气候异常变化的缘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伴随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的种类、频率和强度将发生改变。尽管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个别天气事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但世界气象组织日前表示,近期一系列灾害性天气事件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报告的推测吻合,即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有增多趋势。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这在气象界几乎已经形成共识。厄尔尼诺是一种全球气候变化的“暖事件”,拉尼娜是一种全球气候变化的“冷事件”。有研究指出,最近10余年平静的太阳活动、赤道附近太平洋海表水温异常,以及北极涛动指数负位相频繁出现等因素,也会导致天气—气候异常。
应当指出,天气现象是由多种因素通过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科学家们对天气—气候异常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对其发生原因的解释还有着很大局限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指出,近50年来大部分观测到的气候变化,有90%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科学界对这一观点一般持认同态度,但这一观点没有对全球和区域气候存在的自然波动,尤其是气候系统年代尺度的自然波动给出科学评价,也不能解释1998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没有继续上升的现象,更不能解释历史上曾出现的大气中高二氧化碳浓度时期气温变化的特征。因此,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关于地球气候系统对人类活动敏感性的估计可能偏高了。可见,对于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科学界还缺乏足够的共识。
对于天气—气候异常现象,我们需要有科学的认识。气候指标总是在正常水平上下摆动,总会在一些地区出现异常现象。我们应当关注这些异常现象,但不能随意将某一极端天气事件视为气候异常。限于认识水平,目前已有的一些理论、观点、评价和预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到底灾害性天气会不会越来越多,还需要科学家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要积极采取对策,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同时,面对极端天气频发的现实,应当重视对其监测和预测研究,建立起有效的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