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暑期长假即将结束,教育专家提醒,开学后学生的生活节奏骤变,很可能会遭遇“心理不适期”。家长和学校要加以留心,并运用科学方法帮助孩子尽快调整状态。
“暑假里的生活节奏很慢,作业不多,累了可以看电视,饿了也可以随手拉开冰箱找东西吃。可开学就不一样了,感觉每天像‘打仗’一样,从早忙到晚。而且暑假在家可以吹空调,学校就没有了……”上海扬波外国语小学五年级学生陈志盈坦言,他对开学后的生活有点“犯怵”。
作息时间的变化也让一些学生感到不适。上海市群益技术职业学校高一学生王怡菁说,暑假里他时常会玩游戏到凌晨一两点钟,第二天临近中午才起床。“暑假作业不多,难得可以好好上网娱乐一下,就有些‘欲罢不能’。所以,每次开学初的几个星期,我都扭不过来。”
“学生进入新学期出现心理不适是正常现象,如何从假期状态过渡到上学状态,需要学校、家庭和个人三方逐步的努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精神科主任杜亚松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每年上海都有孩子不能适应新学期发生的极端事件,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不适感会在开学后一两周内消除。
杜亚松说,有的孩子习惯在假期中深夜看电视、打游戏,家长在开学前数天可以逐步提醒孩子科学分配学和玩的时段,将睡眠时间前移,在晚上9点之后不要安排容易引起兴奋的活动,并将孩子的兴趣从电视剧、网游中转移出来;对于开学后环境、老师和同学以及教学内容会发生很大变动的孩子,学校方面也要给予事先了解和熟悉的机会。
上海市心理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怀海医师表示,有些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在临近和正式开学后会感到压力很大,乃至害怕上学,甚至刚入学后就逃学;有“网瘾”等问题的孩子则感到难以脱离网络世界,难以割舍假期结下的虚拟“小圈子”。“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由学校的老师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进行重点辅导。”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告诉记者,开学前夕,学校已经要求老师对全部新生和近八成的老生在假期中进行家访,提出调整作息习惯等要求,特别是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要安排新的老师和原来的班主任一起家访,重点关注。
张人利说,新生开学前学校安排了“开放日”活动,不进行任何教学,仅仅邀请孩子和家长来坐坐,熟悉一下环境。“我们还在开学前安排毕业班学生到沪郊崇明开展了军训,让孩子更加适应即将到来的集体生活,效果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