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瓶矿泉水、几根橡皮管和2包药剂,就用这些普通的材料,65岁的周舟研制了一个 “便携式氧气发生瓶”,成本不到3元。“希望这个简单的发明能帮到更多人,在紧急的时刻派上用场。”昨天,周舟致电本报,推介这一平民发明。
周舟早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近年来,由于心脏不好,他一直购买医用制氧机吸氧,但医用制氧机价格昂贵,且携带不方便,他便着手用自己的专业特长,研制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易的制氧方法。经过多次设计、实验、修改,他与第二军医大学宓鹤鸣副教授合作,发明了一种便于病人和旅游爱好者使用的便携式制氧方法。目前,该技术正在申请专利。
周舟向记者演示了制氧的整个流程:通过特制瓶盖上的小孔,用软管把两瓶矿泉水连接起来;在其中一瓶水中加入制氧剂和催化剂,产生的气体从另一瓶水中导出后,就可以供人吸氧。制氧剂为过氧碳酸钠,催化剂是二氧化锰,都属药用型,袋装药剂网上有卖,一套不到2元。从放入药剂到产生氧气,不过半分钟。据悉,一包75克的过氧碳酸钠,能持续释放氧气约20分钟。周舟说,催化剂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如果要继续制氧,再放一包制氧剂就行。
这套设备虽然操作简单,但两个特制的矿泉水瓶盖却花了老周不少心思。该瓶盖比普通矿泉水瓶盖多了3根输导管,“我以前手工做过瓶盖,但老是漏气,后来花了5000元买了模具,才解决这个问题,我今年还特地申请了国家专利。 ”周舟说。
“有了这样的便携式制氧瓶,不仅老年人吸氧方便又省钱,就是去高海拔、空气稀薄的地方旅游,也可以随身携带。”周舟希望有厂家能批量生产这种瓶盖,就可以把制氧机普及给广大百姓了。
记者随后采访了第二军医大学宓鹤鸣副教授,宓鹤鸣长期从事生药学和药物分析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他表示,研制这种制氧瓶的最初动机是因为市场上制氧机价格高、携带不方便,“就是最小的制氧机也要300多元”。其实,制造氧气的原理很简单,“我们想用最廉价的材料做,结果成功了。 ”据宓鹤鸣介绍,他们正准备进一步研究将制氧瓶与防毒面具相结合,制造出能用于火场逃生的防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