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大会开幕,挟去年哥本哈根大会之余威,公众对气候问题的关注是一天热似一天。不过,随着北方冷空气的南下,一种声音也在不断蔓延:强冷空气不断出现,很多地方都闹开了雪灾,类似情况已经持续了多年,明明是“全球变冷”,哪有什么“全球变暖”啊!
这确实是“反全球变暖论者”经常提及的例子:上世纪70年代“全球变冷”曾引起广泛关注,但后来“全球变暖”倒成了主流理论。既然“全球变冷”都消失了,那“全球变暖”早晚也会消失。事实果真如此吗?
上世纪70年代,有些科学家认为全球将进入一个新的冰期。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想,是因为当时科学界认识到有两个因素可以导致全球变冷:大气中大量的气溶胶(悬浮在大气中的细小颗粒)和地球轨道的变化。人类活动会增加大气中的气溶胶含量。它们会反射太阳辐射,导致全球变冷。另外,地球轨道周期性的缓慢变化通过改变地球自转轴的倾角及公转轨道的形状,从而改变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总量及其在不同纬度上的分布,进而影响地球气候。当时的科学家推论,接下来全球会逐步向冰期迈进。因此,有的科学家就提出了“全球变冷”的猜想。当然,地球轨道的变化如此缓慢,大家认为相对短时期的“全球变冷”主要是由气溶胶所致。
不过,“全球变冷”在当年也只是部分科学家的猜想。当时科学界对温室效应的物理机制非常清楚,并且早就意识到二氧化碳会加强温室效应,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不过,因为缺乏数据,科学家很难确定气溶胶的“致冷效果”到底会有多强,所以也很难确定到底是“致冷效果”更明显还是温室效应更明显。当时科学界的主流意见是:按照当时的理解还不足以做出最终判断。197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报告就明确提到当时科学界还不能确定将来气候会怎么变。
不过,有些媒体在传播科学知识时喜欢“爆炸效果”,而忽略科学的严谨性。上世纪70年代,“全球变冷”这个当时尚无定论的话题之所以会得到大众的重视,被今天的怀疑论者当作“当年的主流”,媒体的不准确宣传“功不可没”。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新闻周刊》在1975年的报道。在报道中,“全球变冷”的概念被以极其骇人的方式传播给公众,造成这一概念的大流行。有趣的是直到2006年,《新闻周刊》才发了一篇勘误,提到这篇老文章的结论是不准确的。
上世纪70年代,“全球变冷”和“全球变暖”是在科学家对气候科学理解还不够深刻时对未来气候走向的两种猜想。近年来,随着观测数据的增多,科学家对于气溶胶可能引起的气候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有的结论表明其致冷效果要小于温室气体的升温效果。同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气中的气溶胶浓度也呈现出下降趋势。综合这些考虑,“全球变冷”这种猜想的消失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