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地震了,还是8.8级的特大地震。灾害性地震本身就很可怕,更不用说紧随其后的伴生灾害了。对发生在海洋里的地震来说,其伴生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就是海啸。日本地震发生后,很多人都通过视频见识了海啸真面目。海啸远不如地震那么“轰轰烈烈”,只是悠悠地往前推进,一路上,船只、车辆还有一些房屋就都 “打了水漂”。其实,海啸造成的损失往往会高于地震本身。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发生的强地震造成的直接损失并不大,但其引发的海啸却造成印度洋沿岸十多个国家20多万人死亡或失踪。
NOAA模型预测的日本海啸波引起的振幅影响。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振幅,单位cm。灰色的轮廓线预测的是波到达的时间。
水深越浅,海浪越大
从本质上说,海啸跟我们往水里面扔石头搞出来的水波差得并不太多。它们都是水面受到扰动后,在重力作用下往外传的波动。这类波动有个学名叫“重力波”。
不过,与常见的水波不同,海啸的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非常长,一般来说都得隔上几百千米。海啸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其时速通常情况下大约为500-800千米。再加上海啸在传播过程中耗散过程很弱,所以在大洋这头发生的海啸,常常能很快就影响到大洋对面的国家。
与很多人的直觉不同,在大洋里,海啸引起的海表面变化很小,大多为几十厘米,甚至很难觉察到。不过,因为海啸的传播速度与水深有关,海啸传到浅海后,水深发生变化,再加上海底摩擦的作用,其传播速度会减慢。由此引起的水体堆积会使海表面变化急剧增大。有的时候,由此造成的巨浪甚至可达30米以上。这么巨大的水量会淹没沿海的区域,会给当地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突升、突降造就海啸
(制图:空错)
如上文所说,海啸跟用石头砸水搞出来的水波差不多,但小小的石头是引不起海啸的,只有当大面积水体突然抬升或者下沉,才能引发海啸。能有这等本事的家伙,除了海底地震之外,基本上就是海底火山爆发、海底大面积滑坡了。
这些过程释放的能量都是非常惊人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地震都会引起海啸。以海底地震而言,有些地震是由板块水平滑移断裂造成的。这种地震并未造成起始的水体抬升,就不会引起海啸。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不那么典型的事件也可能导致海啸,比如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个可不是开玩笑,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在6500万年前毁灭恐龙的“K-T灭绝事件”就曾经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大海啸,有些科学家推测,在某些地区,海啸巨浪的高度甚至可能达到300米。
良好生态环境有助减灾
要想避免海啸带来的巨大损失,第一招就是建立预警系统。这种系统利用地震台网确定地震发生的位置,然后结合深海的潜标来判定是否有海啸生成。一旦确定,就马上利用海啸传播的时间来发出警报,让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做好准备。
再者,沿海区域的植被,如红树林等,也会缓解海啸的危害。因此,保护沿海区域的生态环境,除了生态方面的好处,对减灾也是大有帮助的。有的国家和地区还采用建高墙的方式来抵御海啸,不过因为成本的问题,这墙也不能修的太高,只能挡挡小海啸罢了。
如果这些都没起作用,那么还有最后一招。海啸是波。有的时候,波谷会先传到岸边。这时就会出现海水突然急速后退的现象。如果你在海边突然发现这种情况,请务必立即到地势较高、基础稳固处躲避。当然,如果是波峰先传递到岸边,这招也就不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