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接下来说一项新技术——盐碱地养淡水鱼。我们知道,盐碱地含盐量都比较高,一般的淡水鱼是很难存活的,可现在,南京农业大学的刘兆普教授,不但能在盐碱地上养活淡水鱼,而且产量还不低,江苏省大丰市的吴运禄就是用了刘兆普教授的办法,一年能赚几百万。
(采访)江苏省大丰市 吴运禄:我有三千亩,二十多个塘子,每个塘子的产量在1800斤,一年的效益在三百多万。
吴运禄一年赚三百多万,除了养鱼技术好,土地承包费便宜是主要原因,平均每亩还不到一百块钱,为什么吴运禄的承包费会这么低呢,因为他的这三千多亩鱼塘,在承包的时候还是盐度很高的盐碱地呢。
当初,吴运禄承包的盐碱地盐度高达千分之七八。即使是耐盐的淡水鱼,也只能在千分之三以下的盐水生存,很明显盐碱地的盐度远远超过了淡水鱼的生存极限,既然在盐碱地上淡水鱼不能存活,吴运禄又是怎么养起来的?这是因为,吴运禄用了南京农业大学刘兆普教授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里,降低盐碱地里的盐度,把盐碱地改造成淡水鱼生长的乐土。把盐碱地改造成鱼塘的第一步,就是挖水塘,蓄雨水,为什么要蓄雨水呢,这雨水可是改良盐碱地的法宝。
(采访)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刘兆普:在自然界靠雨水的冲刷,能够使盐碱地的盐度下降。
雨水是自然界最卓越的盐碱地改良大师,因为雨水含盐量很低,当雨水在地表流动时,就会溶解土壤里的一部分盐分,把它们带进河流,最终汇入大海。而随着盐分的下降,盐碱地里先是会长出一些耐盐植物,然后,是稍微耐盐的植物,当盐度降到千分之三以下的时候,就能够种水稻等农作物、也能够养鱼了,今天地球上的很多农田,都曾经在雨水的冲刷改良中,从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了鱼米之乡,一片沃野。可是,在自然状态下,雨水改良盐碱地的速度是很慢的,一般得几十年才行。而刘兆普教授推广的这种挖水塘、蓄雨水的方法,是把流动的雨水蓄积了起来,大大加快了脱盐的速度。
(采访)刘兆普: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滨海盐土含盐量很高的情况下,用“屯蓄雨水”养殖来洗盐改土,效果非常显著。前三年,在这样的情况下,前三年表层二十多厘米,在表层的脱盐量能达到60%左右。
前三年表层的脱盐量达到60%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只需要三年时间,表层深度20多厘米土里的盐分有60%都被雨水带走了,盐度能够下降到千分之三左右,在这个盐度下,一些耐盐的鱼类,像我们常见的鲢鱼、草鱼等已经可以生长了。仅仅是把流动的雨水变成了静止的水,为什么盐碱地改良的速度就从以前的几十年缩短到了两三年呢?
(采访)刘兆普:以前是表面径流,下过雨就跑了,现在改成泡盐,这样脱盐的效率就很高了。
雨水蓄存在池子里,就能跟池子四周土壤的盐分充分接触,快速地溶解盐分,打个比方,这时的雨水就像一个空袋子,能装多少盐分就装多少盐分,直到装不下为止;而在自然状态下,雨水是快速在盐碱地上流动的,这也就是说,雨水跟盐碱地接触的时间很短,当一部分盐分还没来得及溶解的时候,雨水已经流走了,所以流动的雨水能带走的盐分量比静止的少得多。
刘兆普教授正是利用了静止雨水溶解盐分多的原理,在盐碱地上挖了大量的水塘,当水塘里的水溶解的盐分足够多的时候,就把这些咸水排出去,重新蓄存新的雨水,如此反复,两三年后,这些塘里水的盐度就会降到千分之三左右,就可以养鱼了。不过,这千分之三的盐度,养淡水鱼虽然能养活,却养不好。
(采访)吴运禄:那时候养鱼的产量低,每亩只有三四百斤,鱼是只吃食不长个,最多是四两多到半斤,现在养下来的话,一年的话,苏鱼到一斤半左右。
在同一个鱼塘里,当水的盐度在千分之三的时候,鱼长得很慢,一年最多长半斤重,而现在水的盐度小了以后,吴运禄的鱼是一年能长一斤半,足足多了三倍。为什么在盐度高的水里,淡水鱼就不好好长呢?原因就是水的盐度越高,鱼体内的水分就越容易往外渗透,这个现象其实跟我们常见的腌咸菜、腌咸肉是一个道理,在蔬菜或者肉类上撒盐,蔬菜或者肉里面的水分很快就会渗出来。给菜或者肉撒盐,能让它们析出水分,保存得更久,可要是这鱼体内的水分大量的往外渗,那就是脱水,这鱼能活下来已经不容易了,想让它长个,就更难了。
这千分之三的盐度养鱼还不行,还得接着降,吴运禄加大了换水力度,想着水换的勤一些,盐度就能降的快一些,可换了将近一年却发现,这盐度根本没降多少,仍然还是千分之三左右。这是怎么回事呢,刘兆普教授解释说,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跟盐碱地里盐度低了有关。
(采访)刘兆普:就是在这个时候,一方面梯度比较小了,泡出来的也比较少了。
在盐碱地改良中,水与盐是相互博弈的对手,神奇的是,对手之间的博弈也有自然法则遵循,这就是盐分的转移是从盐度高的地方流向盐度低的地方,并且转移的快慢是由盐度差别决定的,以前盐碱地的盐度是千分之七八,雨水盐度不到千分之一,两者的差别高达千分之六七,所以之前脱盐的速度快;可现在,差别只有千分之三,所以脱盐的速度就很慢了。除了盐度差别的因素以外,盐碱地里的盐度难降下来,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壤黏密。
(采访)刘兆普:第二个就是土壤比较黏密,往下渗的盐分受到影响,下面渗透的还是少了,所以形成脱盐速度下降。
土壤黏密影响了盐度的进一步下降,这是因为黏密土壤的结构很特别,跟普通的土壤相比,黏密土壤里用于透气和透水的管道很细,细到了外界的水分很难渗进去的程度,这也就意味着,即使盐碱地被泡在雨水里,雨水也很难进到土壤内部,所以土里的盐分很难被水溶解,并被带出土壤。既然靠水泡已经难以再降低盐度了,那该怎么办才能进一步降低盐度呢?
(采访)刘兆普:土壤有机质是肥力的重要指标,物理结构包括土壤的透水性,全是靠有机质增加。
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是改变盐碱土结构的有效手段,因为有机质多了以后,原本黏密的土壤就会变得松散起来,原本细细的管道也会逐渐变粗,使外界的水分能够顺利地进入土壤内部,溶解掉盐分,使盐度进一步降低。要增加盐碱地里的有机质,比较常用的办法就是在种一些耐盐植物,然后在收获的时,把植物的茎秆翻到土里就行了。
可问题是,当盐度降到千分之三左右的时候,池子里已经能养鱼了,如果把水排干了种植物,就太浪费了,那怎么才能既种植物又不影响养鱼呢?刘兆普教授的方法是,对池塘构造进行特别设计,跟一般的池塘不同,这种池子里有一个高台子,台子要比池子底部高出一米左右,同时台子四周与池塘的四壁之间留有二三米的距离,也就是说,台子与池塘的四壁之间是一圈深一米左右的沟,秘密就隐藏在台子和水沟里面。
(采访)刘兆普:这个台面上,我们种一些耐盐的大麦等作物,就是越冬作物,这样冬天鱼不长,它在水底可以存活,因为五月二十五号以后汛期就过来了,大量的降雨,我们把麦子抢收以后,鱼体要快速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这样我们用这样的时空配置,麦子收完雨来了,我们把水存起来,雨水不断上涨,鱼也就上到台面,最后台面水体达到一米左右,那么这沟里的水就达到二米五到两米八,这样就足够我们鱼生长需要的水体。
刘兆普教授的方案,最巧妙的地方就是利用了植物跟鱼在生长时间上的差异,冬春季节,正是大麦等越冬作物旺盛生长的时候,而这时因为温度低,鱼类活动最少,所以沟里的水完全能满足鱼类的需求,等到五月中旬鱼类需要更大的活动空间时,作物正好成熟了,把作物抢收以后,正好赶上雨季来到,池塘里就可以灌满水,一心一意地养鱼了,正是因为植物参与了盐碱地的改良,盐碱地的盐度就又能快速下降了,一般连续种两年,基本上淡水鱼就能正常生长了。
总结刘兆普教授的方法,就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三年蓄存雨水或者淡水泡盐,把盐碱地的盐度降到千分之三,后两年就在台子上种农作物继续降低盐分,经过前后五年的改良,盐碱地就能养淡水鱼了。
(主持人)刘兆普教授补充说,如果是在雨水不够的地方改良盐碱地,引淡水脱盐也是一样的,因为淡水跟雨水一样,含盐量很少,都有溶解大量盐分的能力,都是改良盐碱地的好资源。盐碱地养出淡水鱼,这项技术对我国面积广袤的盐碱地开发意义巨大,荒凉的盐碱地将会成为农业开发中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