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民居、藏羌小楼交错相融,现代风格的场馆、宽敞平整的街道沿岷江顺势铺展,错落有致;曾经满目疮痍的映秀小学旧址,已变成绿意盎然的映秀湾公园……
站在由建筑大师何镜堂院士设计的震中纪念地观景台上,俯瞰汶川映秀:这座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几成废墟的震中小镇生机勃勃,仅有映秀小学旧址操场上那面依旧飘扬的五星红旗,与不远处残垣断壁的漩口中学遗址一道,见证着抗震救灾与恢复重建3年来的泪与汗。
“这就是我们的映秀新城。”汶川县副县长刘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座秀美小镇浴火重生的背后,还蕴含着引以自豪的“科技力量”:3年重建,这里已基本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防震减灾新技术示范区,占地1.0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0.79平方公里的小镇上,集中了10余种国内外已经成熟的最先进抗震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成为一座多重设防、没有围墙的“现代抗震建筑博物馆”。
作为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重建曾聚集全世界的目光。重建规划历时近一年,其间还递交了由中国、美国、日本等7个国家60多名专家参与的“映秀镇灾后恢复重建国际研讨会”征求意见。专家们提出,原址重建的映秀除城镇功能、自然环境、产业发展恢复提升外,还有一项重要使命:建成现代化抗震建筑博物馆与国际水平的防震减灾示范区。
保罗·安德鲁、何镜堂、贝聿铭……如今,行走在“锦绣江南”般的映秀小镇,处处都是专家们的抗震杰作。“大师们的精巧构思背后,也蕴含了国内外抗震专家最新的抗震减灾技术。一幢看似普通的民居、会馆,可能就是多项抗震新技术的结晶。”刘伟说,缜密的重建规划、大师级抗震的设计,使能容纳1.2万人的映秀小镇,已成为“8度抗震、9度设防”的抗震减灾城镇范例。
在映秀震中纪念馆,综合“框架+抗震墙”的刚性抗震和“混凝土框架+消能减震”的柔性抗震设计。记者看到,纪念馆内外分布着8组巨大的三角形金属钢柱,这就是“内杆式粘滞阻尼器消能支撑减震技术”在国内实体建筑中的首次运用。地震来袭时,钢柱内的活塞可推动油缸中的油流过节流孔产生阻尼力,来消耗地震作用能量,达到结构构件不发生严重破坏的目的。
而新建的映秀小学,则云集了隔震橡胶支座基础隔震技术、双跨框架抗震体系、轻钢龙骨墙体3种抗震新技术。“轻钢龙骨”自重轻、与主体框架结构连接可靠,能有效避免地震发生时围护墙体倒塌对学生的伤害;而99个“隔震橡胶支座”,则使学校仿佛被“钢板+橡胶+钢板”的“三明治”支起的“空中楼阁”,可在地震袭来时通过“以柔克刚”减小对建筑物的破坏。经测算,该技术能使建筑基底地震剪力85%。
刘伟介绍说,在映秀新建的社区安居房、卫生院、幼儿园等,隔震橡胶支座基础隔震技术、建筑管道柔性接口技术等均实现了综合运用。“不仅是单体建筑,在全镇总体设计上也体现了科学防震。”他说,城北地震断裂带300米区域内,由于不能修建任何建筑,被规划为映秀湾公园,这里不仅是城镇主要公园绿地,在灾难来袭时还可成为居民紧急避难场所。
在城南秀坪社区内,一座“砌体结构抗震构造”的城市雕塑格外显眼。雕塑采用“解剖”的方式,展示了钢混结构的重建民居中,混凝土柱与砖墙结合部的“工”字型抗震结构。汶川县科技局局长刘渠说:“在映秀新城内,除在主要抗震建筑外设置展示牌,介绍其抗震设计、功能和原理外,还广泛使用城市雕塑的形式,直观介绍建筑抗震工艺。”
刘渠说,映秀已计划向四川省科技厅申报,成为四川首个防震减灾新技术应用示范科普基地,“未来这里将向全国、全世界的游客和青少年,集中展示最新的实用抗震技术示范、应用成果。让大家在铭记那场惨痛灾难的同时,更看到科技在抗震减灾中的示范作用”。
交谈中,刘渠反复念叨着一句话:重建看北川,抗震看映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