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 | 前沿关注 | 空间探索 | 生命科学 | 国防时空 | 生活顾问 | 自然世界 | 科学漫谈 | 信息时代 | 科普视频 |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协在线 | 地震扫描 | 北方瓷都 | 钢铁工业 | 煤炭产业 | 冀东文化 | 唐山名人 | 网上科技馆 | 科普动画 | 下载区
 范  围
 关键词
失传千年张衡地动仪在山西成功复原
地震来了怎么办?
汶川大地震最初100秒地震发展态势动画示意图
资料:地震自救手册 家庭如何避震
地震预测研究期待突破
防震减灾科普展
“7.28”抗震纪念日开展大型科普活动方案
地震与中国人如影随形:解读中国地震带
地震监测方法和手段
家庭防震应急包里应放什么?
 
当前位置:首页 >> 地震扫描 >> 抗震减灾
  抗震减灾  
十句话让你了解地震
资料:地震自救手册 家庭如何避…
家庭防震应急包里应放什么?
地震与中国人如影随形:解读中国…
地震专家称汶川若再震可提前31秒…
我国首次成功预警破坏性地震
海底地震仪 何以倾听地球心跳?
英科学家研发防震新技术 给建筑…
北京建全国最密集强震监测网
中国连续发生5起地震 专家称与…
农居抗震要未雨绸缪
科学家揭开动物预测地震之谜
我将首次在南极投放海底地震仪
美成功测试地震预警系统 可提前…
北京城区将具备抗御烈度8度地震…
地震“预警”并非“预报”
灾难来临,如何正确急救自救?
研究发现震前大气变化或可准确预…
八种特定环境的避震方法
“读”漫画 “知”地震
八种特定环境的避震方法
1平方公里重建城镇汇聚10余种防…
广东实现震后一分钟内自动速报
盈江地震:7度设防为何在不算太…
大地震致日本东移?孙文科:对人…
自然杂志:日本大地震不会引发其…
地震活命三角区:美国最有经验救…
我国研制成功地震救援机器人
日本大地震给我们提了四个醒
专家呼吁提高我国抗震设防标准
揭秘日本抗震房屋
我国研制地震救援机器人 “变形…
智利情人节又遭6.4级地震 连发大…
新型震后临时居所 太阳供能的"集…
南黄海发生5.0级地震 据称上海宁…
历史上的张衡地动仪到底是不是一…
方舟子:张衡地动仪不能也不是为…
国务院:到2020年应能做出有减灾…
专家称草房能抵抗11级地震
新西兰7.1级强震仅两人受重伤
新西兰地震高震级低伤亡的四大原…
“7.28”抗震纪念日开展大型科普…
科普知识:地震来了怎么办?
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
地震时高楼内该如何自救?
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天坑引发关注
21个城市进行地震探测 排除80条…
专家支招地震逃生:把握黄金三角…
青海地震救援采用多种科技手段
地震小常识
太平洋板块中部扩张致七级以上强…
智利强震低死亡率原因揭秘:建筑…
美专家:亚太多国近期低强度地震…
鲜为人知地震事实:印尼大地震让…
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
中国地震局:我国大陆暂不会发生…
专家:不必为地震活动性增强大惊…
日研究者制成含塑料纤维抗震混凝…
中国专家:地震活动正常无需联想…
世界最大海底监测网启动:可监视…
研究人员开发余震监测新方法
未来或将发生大地震的五个地方:…
我国在世界最高峰建成首个无人值…
日本专家根据大气异常预测东京将…
科学家设计地震斗篷让地震波远离…
美日将模拟2500年一遇地震寻建筑…
两院士设计抗震“竹楼”亮相南京
世界地球日:地质灾害来了 我们…
地震预警新工具有望诞生
失传千年张衡地动仪在山西成功复…
汶川大地震最初100秒地震发展态…
防震减灾科普展
专家解读地震预报缘何成为世界难…
余震预测困难幸有三条定律
地震逃生对与错
地震 重视动物的报警
地震来时,你躲在哪里?
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
地震时的10条注意事项
大地震预兆 我们太大意?
地震预测研究期待突破
地震来了怎么办?
地震监测方法和手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版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网站合作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Copyright © 2004-2005 唐山科普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北京光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Glaer GIP(TM) V3.0
冀ICP备05016301号-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