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浅源地震发生后会出现许多余震,但由于一些余震的信号可能被主震和大余震信号遮挡,很多小余震被地震台网遗漏。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首次将匹配滤波技术应用于监测余震,可以发现主震后的绝大多数余震,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地震引发的物理机制变化和主震后断层形变过程等。
传统余震监测方法是通过人工分析地震记录,确定余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如果发生的余震非常多或同一时间发生多次余震,就很难分辨哪次余震最先发生,因而遗漏很多小余震。匹配滤波技术则利用已发生地震的波形或走势信息为模板,通过计算机自动扫描地震记录,在连续数据中搜索与模板类似的信号,据此监测余震。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条圣安德烈斯断层,该断层位于帕克菲尔德地区的部分被一些专家称为“世界地震之都”,是研究地震物理学的天然实验室。地震学家数年前在此铺设了复杂的测震仪和其他仪器。研究人员以该地区2004年发生的里氏6级地震为研究对象发现,主震后两天内发生的余震数量比北加利福尼亚地震台网监测到的余震数量多出约11倍。
领导这项研究的佐治亚理工学院地球和大气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彭志刚指出,在这个地方竟然有超过90%的余震未被地震台网确认或报道,着实令人诧异。
研究人员在2004年帕克菲尔德地震后已经观测到非常明显的断层“蠕动”现象。在研究余震发生原理时,彭志刚和研究助手赵鹏发现,早期余震发生在主震周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余震的发生地点也开始移动。他们发现,余震地点的迁移与模拟试验中震后断层滑移引发的余震以及位置变化一致。因此,他们认为2004年帕克菲尔德主震后的大部分余震很可能由断层“蠕动”诱发。
这项研究成果于23日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彭志刚2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一成果可以用于尽快确认主震破裂面,对及时评估大地震引起的破坏性以及震后应急反应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彭志刚正与中国和日本的地震观测研究机构合作,利用这一方法对中国和日本近两年发生的几次大地震的余震情况进行深入分析。